跳转到正文内容
浦发银行

中学生寻访百人 拍DV“抢救”粤剧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4日09:03  南方都市报

  

  南都讯 记者莫晓东 通讯员泽文 提起粤剧,在年轻人群体中找到属于它的粉丝不多,而石龙中学的三名90后学生拿了了DV,以独特视角拍下了一部关注本土粤剧文化未来的短片《日新粤异》,并在“魅力岭南———百年巨变”学生DV创作活动中获优秀奖。

  隔壁公园找到灵感

  李淑欣、何宇浩、刘炜杰三位好友是石龙中学高二的学生,相约一起参加D V创作比赛。“石龙是底蕴深厚的千年古镇,不仅有东莞仅存的百年骑楼老街中山路,也有传统技艺木屐、狮子头、麦芽糖等,哪种更具代表性呢?”大家拿不定主意,直到有一次,从石龙中学隔壁的中山公园传来的阵阵歌声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就拍私伙局粤曲!”三人一拍即合。

  吃了百次“闭门羹”

  为了提高视频质量,刘炜杰拿出了自己新买的微单相机进行拍摄,但制作视频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

  “其实开始最大的困难,是愿意合作的市民很少,”何宇浩表示,初次做采访他们在中山公园举重像下寻找了近100名市民希望做采访,却吃了近百次“闭门羹”,只有极少数市民愿意接受采访,这种“蹲点”式的采访达不到效果,于是他们改变策略找到曲艺社团的交流,“他们给了我们很多的帮助,谈了许多粤剧的发展,让我们对粤剧加深了认识。”

  视频背后的思考

  在拍摄过程中,他们发现无论是私伙局还是粤剧团成员,大多是六、七十岁上了年纪的人,二十年后这些人老去,中山公园还有私伙局吗?石龙的粤剧团还能演出吗?他们制作的视频名为《日新粤异》,表示每天的新事物都在冲击着传统的粤剧文化。视频的最后向大家提问:“在十二年后,我们的下一代只能通过一堆堆冷冰冰的图片、毫无真实感的资料片段来认识粤剧,难道不是一种遗憾吗?”

  他们的努力并没有白费,该视频在微博上还得到了“@莞想花开”等人气微博的转发,唤起了不少人对传承粤剧这一传统文化的关注。

  厚街设千万元敬老助老基金

  南都讯 记者何永华 严铧 昨日下午,厚街镇关爱老年人生活志愿行动暨2012年厚街镇志愿者统一行动月启动仪式在东莞仁康医院举行。该医院将斥资1000万元,设立敬老助老活动基金。

  据了解,这1000万元的敬老助老活动基金分三个资助模块:老人疾病专项资金,为每位需要资助的老年人提供医疗救助、老年人生活救助资金和老年人社会活动资金。医院同时还成立老年人疾病主任专家团队,老年人疾病护理和陪护团队。专家团队每周一次进行“点对点”上门拜访,为老人建立健康档案,提供上门诊疗、康复指导、健康宣教、健康咨询以心理自选等,陪护团队则负责为住院的空巢老人,敬老院老人提供免费的陪护服务。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