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平
库恩 C FP
丁学良
民间论坛
南都讯 二十年前,一席谈话,催生了一座城市的奇迹,这座城市在创造奇迹的过程中,又推动着整个国家的发展。作为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二十周年的系列活动之一,昨日,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发起主办的“观念影响中国”———南方谈话20周年与深圳十大观念专题论坛举行。在南方谈话发表二十年之际,曾经影响了深圳的十大观念,也被认为已成为时代的风向标。而在对改革的未来展望上,公平正义则被寄望成为改革新的共识。
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三十周年之际,深圳曾经发起了一场由全体市民参与的影响深圳十大观念评选活动。最终,包括“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敢为天下先”等入选深圳十大观念。在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20周年之际,这些特区观念被认为是南方谈话精神在深圳的践行。
活动主办方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总经理黄晓东在致辞中表示,20年前,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邓小平同志不顾88岁高龄,开启了历史性的南方之程,小平一路视察,发表了一系列石破天惊的论断,引领中国破浪前进,20年来,中国没有辜负小平的期望。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观念是变革的动力。”黄晓东表示,深圳这些新思想新观念的提出,激发了市场经济的伟大实践,开辟了中国道路。而深圳十大观念之所以有着广泛影响,是因为唱响了时代的最强音,深圳观念成为引领时代发展的风向标。这些内涵丰富的观念,同时也正是深圳开放的浓缩,代表了深圳人民的共识,也代表了中国的城市未来。
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
超越个人和集团利益是一种政治道德
“无论是中国的迅速崛起,还是深圳的剧变,我们不仅要解放思想,而且解放思想要彻底,只有彻底解放思想,才能更大地推动社会的进步,思想解放越彻底,社会进步就越深刻。”在重温南方谈话和畅谈特区十大观念时,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系统阐述了自己“解放思想要彻底”的理念。
在俞可平看来,当下再提解放思想,新思想、新观念的倡导者需要有一种超越个人利益,推进社会进步的强烈责任。“新思想新观念的提出,往往会触动既定的利益格局和传统的保守力量,常常会引起这样那样的抵制和反对,如果没有一种超越个人或集团利益的胸襟,没有一种推动社会进步和为人民谋福利的境界,对于新的思想观念就会患得患失,畏缩不前。”在他看来,为政之德,最重要的是“执政为民”,即为公众谋利益。“之所以现在许多官员不敢讲真话,不敢提出自己的独立主张,就是怕得罪上级,怕犯‘错误’,怕自己的仕途受到影响。以至于出现老年人比青年人思想更解放的不正常现象。”俞可平认为,邓小平以及深圳的改革者提出的新思想新观念,其中有不少在当时是“惊世骇俗”的,当然会有极大阻力。之所以“敢为天下先”,首先是因为胸中装有“天下先”。如果没有一种为“天下”谋事的境界和胸怀,仅仅为自己的安身立命或升官发财,是断不可能的。
俞可平还特别提出,解放思想是为了行动,是为了改变现状,推动进步。决不是简单地制造出一个又一个的理论,提出一个又一个的新观点。目的是针对新的挑战,提高新的思路和办法,解决一个又一个的新问题,一点一滴地推动社会进步。俞可平认为,改革的行动需要有良好的制度环境,如果现存的制度不是鼓励而是束缚改革,不是推动而是阻止进步,那么解放思想最终也不会有实际效果。此外,一些大胆的改革和探索,既需要有规范和引导,更需要上升到制度的层面。只有将改革行为上升为正式制度,它们才能得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得以推广,也只有制度化的改革才能持续下去。因此,解放思想特别需要制度的改革创新。“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检验思想解放的标准。”
清华大学教授孙立平:
改革必须凝聚公平正义共识
清华大学教授孙立平认为,当下中国所面临的问题,实际上并不同于此前有观点提出的“中等收入陷阱”问题,更值得关注的应当是“转型陷阱”。
“我们在改革走了几十年之后,在改革当中获得巨大利益的集团,它要求不要再往前走,就停在这儿吧,它要求一些现有体制性的因素定型。我们过去把这种体制当做是一个过渡性的东西,但是现在有一种很明显的力量要求把这个东西定型下来。”
孙立平认为,二十年前,邓小平有魄力能够推动改革向前走,但现在我们面临的情况比二十年前要复杂。如果说当时中国面临着前进还是后退的选择,当下则有往前走、往后退和原地不动维持现状三种选择,“而从目前来说,维持现状是一个主导性的力量,停在原地不动这部分的力量要比主张往前走的力量大得多,这是中国现在面临的一个问题。”孙立平认为,明确了这一点,也就可以明确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阻力,一方面当然是来自既得利益,另一方面则是改革共识的破裂。
在他看来,当下并不是改不改革的问题,而是在改革中,如何重建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改革新共识。并且公平正义,必须成为凝结改革开放的核心价值。“无论把改革提到多高,如果没有一个普通民众对改革的一个认同,这个改革是不成功的,能获得认同最基本的就是公平正义。如果不能用公平正义来打破日益定型的利益格局,我觉得改革新的共识很难建立起来。”
《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作者库恩:
深圳模式从未如今天一般对中国意义重大
“有些人声称,深圳成功,只是因为可以更自由地奉行市场经济,但是这种论调过于简单化,也忽视了一个重要的因素,深圳率先使得自由市场与强大政府相结合,而这也促成了创新的城市发展规划。”昨天的论坛上,远在美国的著名作家、《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的作者库恩,也通过录制的一段视频参与了对深圳十大观念的探讨,并逐一对这些观念进行了自己的解读。
在库恩看来,在深圳评选出的十大观念,体现了深圳这座城市的特质和气质,改革的担当与勇气。这些价值观和创新思维,如能被正确应用到中国的不同地区,将影响中国宏观政策,并激发全中国的发展活力。库恩认为,深圳十大观念,将大大激发公民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来取得更大的成就。
库恩曾经在2009年初,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最严重的时期来过广东和深圳,他表示,从其个人经历而言,深圳给自己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来自于当时那段最困难的时期。在那段时间国际市场对“中国制造”产品的需求急剧下降,导致深圳受到严重影响的情况下,令库恩感到被深深触动的,即使在那种困难的时刻,深圳这座城市仍然满怀希望,热情和创造精神。主政者一方面十分关心眼前的困难,另一方面仍旧以更大的远见规划未来,期待未来取得更大的成就。
在库恩看来,毫无疑问,中国当下正处在十字路口,既有诸多的问题,也有相互冲突的政策和愿景。“深圳模式从未如今天一般对中国意义重大,深圳必须继续担当社会改革的先驱,深圳必须敢为天下先,为所有居民提供平等机会,即使经济的绝对平等难以实现。”库恩说。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
要以穿“草鞋”的姿态来搞改革
“我非常希望,深圳能够继续保持当年穿草鞋时的那种勇气,哪里都敢去走走。”早在1993年就第一次踏上深圳的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说,自己初到深圳时,正是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后,深圳这座城市生命力尽显的时候。此后20年里,他来深圳的频率是每年一次,最近三年里来得特别多。
而根据这些年自己对深圳的观察,丁学良认为,一座城市应该有个性。而最有可能体现深圳这个城市的精神价值,最能体现深圳精神的,就应该是“有胆有识”。邓小平南方谈话中说过一句话,“胆子要大一点”,在丁学良看来,在中国所有的城市中,如果有一个城市最有资本把它过去的发展经历、发展政策方面的尝试,用一种模式来贴标签的话,“深圳是最有资格的,其他城市都不行”。
丁学良说,他经常会被问到有关深圳当下的问题在哪里,应该在哪里突破的问题。“我反复讲,深圳过去的成就靠的是有胆有识,随着深圳的发展,深圳原来是穿草鞋的,哪里都敢走,现在变成穿皮鞋的了,去的地方有顾忌了,敢闯的精神有点退化。我非常希望,深圳能继续保持当年穿草鞋时的勇气,哪里都敢去走走,走错了大不了把草鞋扔掉。”
在丁学良看来,深圳要在胆量和见识方面更向前、要更有底气,而只有将攀比的目标对准,才能激发出过人的“胆识”,产生过人的绩效。他建议深圳应当将攀比的目标定位在国际知名城市,不要仅仅局限于国内,要使深圳不但成为中国南方最富有吸引力的城市,而且要成为东亚最富有吸引力的城市,要吸引最有创新力的人到这里来,为明天的深圳,为后来的深圳,为下一代的深圳,尝试在中国其他城市里面不敢尝试的事。在这方面,丁学良认为,深圳官方更应该为创造这样更有吸引力的软环境做好自己的工作。“深圳必须要力争成为中国最最宽容,最最包容,最最多元,最最睿智,最最开放胸怀和开放视野的城市,只有这样,深圳才能在成为国际性的,最富有吸引力城市的道路上迈出很扎实的步伐。”
深圳十大观念
1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2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3敢为天下先
4改革创新是深圳的根、深圳的魂
5让城市因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
6鼓励创新,宽容失败
7实现市民文化权利
8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9深圳,与世界没有距离
10来了,就是深圳人
本版采写:南都首席记者王莹 实习生吴冰
摄影:南都记者陈以怀(除署名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