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浦发银行

儿童玩具“咬人”时有发生 购买时先认安全标识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5日00:08  温州网

  核心提示:日前,永嘉一儿童手指被玩具车“咬”住,在医生束手无策的情况下,消防员利用工具将玩具大卸八块,才将孩子的手从玩具“口中”解放。玩具本该是孩子童年的玩伴,如今一些劣质玩具却成了伤害孩子的“凶手”。

  【温州网·原创报道】日前,永嘉一儿童手指被玩具车“咬”得死死的,在医生都束手无策的情况下,消防员利用工具将玩具大卸八块,才将孩子的手从玩具“口中”解放。据消防官兵介绍,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玩具“咬”孩子的事故了。

  玩具车也会“咬”小孩儿

  23日晚9时许,家住永嘉县上塘镇的陈女士打电话向永嘉县消防大队寻求帮助。她的小儿子独自一人在房间玩耍时,将玩具卡车上的盖子套进自己手指上,怎么也解不下来。

  之后,家人赶忙把孩子送往永嘉县人民医院,但医生对眼前把孩子手指“咬”得死死的玩具束手无策。原来小男孩不仅手指被卡在玩具内,卡住男孩手指的玩具内还有一根铁钩,这个铁钩深深的勾到食指的肉里。

  

儿童玩具“咬人”时有发生购买时先认安全标识

  情急之下,家长打电话向永嘉县消防大队求助。在消防员小心翼翼地用工具将玩具大卸八块之后,孩子的手指才得以重见天日。随即,家长带小男孩赶忙去找医生消毒、包扎。

  医生告诉记者,如果孩子的手指被卡得时间过长,会造成血液不流通,最严重的情况是手指坏死。

  玩具“伤害”孩子事故时有发生

  永嘉县消防大队的官兵任益说,消防员们已经不是第一次因为玩具“欺负”小孩儿出警了。他说,这样的报警一个月总会发生两三起。去年下半年,有十几次出警都是因为孩子手指被玩具卡住,这些孩子的年纪都在2-8岁。

  任益说:“多数情况都是孩子将手指伸进玩具的缝隙、孔内,然后就拔不出来了。处理办法一般先是用肥皂水润滑,如果真的拿不出来就只能把玩具剪开。”

  搜索网络发现,同样的事故在全国各地都时有发生:去年2月,龙口一3岁儿童手指被玩具车胎卡死,消防员将方向盘那么大的玩具车轮胎切开,小孩的手才拿出来;同年11月,中山市一个5个月大的孩子手指被玩具卡死,长时间血液不流通导致手指肿胀,紧要关头也是消防员利用工具将玩具切开,拯救孩子的手指。

  “玩具本该是孩子童年的玩伴,却成了伤害孩子的‘凶手’。”

  家长为孩子购买玩具时请多个心眼

  怎样的玩具才是相对安全的?我国是否有一定的质量标准?家长如何鉴别玩具是否安全呢?

  国家玩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国对玩具生产有一份叫GB6675(《国家玩具安全技术规范》)的规范性文件,文件对玩具的物理机械性能、燃烧性能和重金属溶出量做了明确的规定,以保证玩具不会对儿童造成伤害。记者查阅该《规范》,其中4.16章节确实限制了玩具孔、间隙、圆孔的口径的大小。

  既然有明确的玩具生产规范,那家长又如何知道所购买的玩具是否符合这个标准?答案在玩具的外包装上。

  左是3C认证,右CE认证

  国内外对玩具安全认证的种类有很多,其中认证最广泛是的3C和CE认证。3C认证全称“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是各国政府为保护消费者人身安全和国家安全、加强产品质量管理、依照法律法规实施的一种产品合格评定制度。CE认证同样是一种安全认证,它被视为制造商打开并进入欧洲市场的护照。凡是贴有“CE”标志的产品就可在欧盟各成员国内销售。

儿童玩具“咬人”时有发生购买时先认安全标识

  也就是说,只有在外包装上有以上红圈内这样的安全标识的玩具,才是符合国家标准的。 因此,家长在给孩子购买玩具时,要多个心眼,看一看玩具包装盒是否有安全标识。勿让劣质玩具伤害了自己的孩子。(记者 戴玮 通讯员 任益)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