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浦发银行

沈阳改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5日03:46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沈阳2月24日电 (记者孙健、何勇)2011年,世界500强企业掘金沈阳的步伐不断加快:米其林沈阳公司投资14.57亿美元扩大产能;上海通用汽车北盛三期项目总投资70亿元项目开工;年产30万辆的宝马新工厂进展顺利;美国通用电气等9户全球500强企业新落户沈阳。

  发展环境优化,洼地效应显现。去年初,经充分论证,沈阳决策者做出抓环境建设促进综合实力提升的重大决策,把环境建设当作全面振兴的牛鼻子来抓,强力推进软硬环境和市民文明建设;不但拓展了空间承载能力,增强了城市竞争的比较优势,而且群众的幸福指数也节节攀升。

  “十二五”是沈阳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战略节点:近看,要挑起2013年第十二届全运会主赛区的重担;远看,要加快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已由拼资金、拼土地、拼政策进入比环境、比规划、比潜力的阶段。环境建设一头连着城市经济发展指标,一头连着百姓幸福指数。”辽宁省委常委、沈阳市委书记曾维说。

  沈阳成立了曾维挂帅、6位副市级以上领导参加的环境建设推进组。全市上下牢牢筑起与科学发展观要求相适应的环境观,各司其责,分兵把守,让2011年成为沈阳软硬环境变化幅度最大的一年。

  昔日老工业基地正大步迈向生态宜居城市。青年大街、北京街、北陵大街等近20公里的“金廊”,马路宽阔,超高层大厦鳞次栉比;市内背街小巷秩序井然,弃管小区整饬一新;森林公园、劳动公园、青年公园等市内40多个大型公园分布均匀,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7平方米。

  脸面上亮堂,心坎里暖和。沈阳市建委主任佟晶石介绍,沈阳树立“100-1=0”的意识,把环境建设触角从主要街路向背阴街巷、老旧小区和城乡结合部延伸。2011年沈阳整体改造702个老旧弃管小区,惠及居民近30万户,65万群众的生活条件大幅改善,大量弃管小区、问题小区变身和谐小区;全面实施千万平方米暖房子工程,保证了居民温暖过冬;全市2600个“无假社区”的创建,确保了全市730万人民群众的食品药品安全。

  谁的环境好,谁的后劲足,谁就能笑到最后。沈阳市委副书记邢凯说,沈阳软环境建设始终追求一流,目前全市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数量仅为110项,是全国副省级城市中最少的。

  沈阳各部门、各区县还竞相推出一批特色鲜明的提升软环境的举措。对260个重点项目,沈阳实行“面对面、点对点”服务;外经贸局为外商打造“外企之家”;中小企业局创建了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沈北新区简化程序,把以往企业开工落户要办理的23张审批表格变成了1张表格,实现一表制审批;于洪区取消全部行政性事业收费,成为“无费区”。

  短短一年间,环境建设的综合效益日益显现,沈阳投资洼地的“磁石”效应正在释放:全年实际利用外资额达55亿美元,为历史最高;全市全年开(复)工建设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2206个,完成投资3945.3亿元,投资额增长69.1%,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环境的大改善促进了经济的大发展。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5950亿元,同比增长12.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620亿元,接近2005年全省水平,同比增长33.2%,增幅均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

  短 评

  领导干部要树立大环境观

  环境是人类生产、生活外在条件的总和,概括来说包括两大类:一类是经济发展的环境,一类是人自身发展的环境。青山碧水、花草树木,这些是人类生存必需的自然环境;中小企业是否顺利生存发展,百姓居住是否舒适,购物能否顺心,饮食是否安全……这些也是至关重要的“环境”。

  一个地区优良环境的形成和营造,是一个系统性、全局性、整体性的工程,也考验着执政者的执政能力。领导干部要有大环境观,尤其要牢牢树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大环境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当前的紧要任务。这就要求各地的决策者,决不能走拼政策、拼土地、拼资金的老路,“捡到篮子里都是菜”,而必须转变政府行政方式,加快法治政府、服务政府、高效政府的建设步伐,尽可能从一企一项目的微观经济活动中解放出来,通过打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宜居环境,来促进人才、资金、技术等各项生产要素向本地区流动、聚集,进而通过科技创新,升级传统产业,发展新兴高端产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先机、抢得先手。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