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浦发银行

信拆开谜底揭晓:原是儿子的家书

  

信拆开谜底揭晓:原是儿子的家书

  拆开信看到是儿子的家书,晏奋扬和老伴很激动。

  “27年前的航空信”后续

  绵阳市三台县收藏爱好者赵长江在所买旧书中,发现了一封尚未拆封的27年前的航空信。这封本该寄到成都的信究竟“穿越”了怎样的故事?当记者几经周折找到收信人晏奋扬时,她却说不认识寄信人(本报昨日报道)。

  昨日,记者赶赴绵阳,将这封信取回成都,交到了晏奋扬手中。拆开这封尘封27年的航空信一看,晏奋扬和老伴喜出望外:这竟然是当年上大学的儿子寄出的一封家书!

  拆开信件原是儿子写信报平安

  受信件持有者赵长江和收信人晏奋扬委托,前晚,本报驻绵阳站记者就到三台取回了信。昨日傍晚,这封信被送到了住在成都科院街附近某小区的晏奋扬手中。

  刚拿到信,老人急忙带上老花镜看信封。“是寄给我的没错啊,可是这寄信人确实不认识。”晏奋扬说,她和老伴前晚回想了很久,觉得应该就是业务上的求助信。仔细一看字迹,她又嘀咕起来:“这怎么像儿子的字呢?”

  信封粘得很紧,晏奋扬的老伴乐国用裁纸刀小心拆开信。刚看见信的抬头,晏奋扬便吃惊地张大了嘴

  巴:“这是儿子寄的信,是一封家书啊!”

  “爸爸、妈妈、姐姐,你们好。我7月24日早晨到达广州,现在住在……”两位老人紧捏着信说:“都说家书抵万金,这封迟到27年的家书就更值钱了!一定要好好保存着。”

  信的落款是“乐缄”不是“乐诚”

  既然是儿子写的家书,晏奋扬怎么一开始说不认识呢?原来,儿子在信封上写的并不是“乐诚”,而是“乐缄”,只写了个姓氏。

  27年前,晏奋扬的儿子乐剑戈正在读大学三年级,学企业管理专业的他趁着暑假去广州、中山等地考察学习。到广州的第二天,他寄出了这封报平安的家书。

  晏奋扬说,当时考察后回到家中,儿子并没提过寄信的事。没想到这封被遗忘了的信,27年后终于“寄到了”。现在,乐剑戈在深圳工作,早已成家生子。晏奋扬夫妇每周都会和儿子通电话,每年都会去深圳过年。

  “下次打电话一定要告诉他,27年前他寄给爸爸妈妈的信,现在收到了。”

  华西都市报记者王浩野摄影董睿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