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浦发银行

促可持续发展建美好家园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5日08:00  深圳商报

  

促可持续发展建美好家园
国际城市创新发展大会开幕式昨天举行。在随后的论坛上,与会嘉宾就“城市转型与产业创新”等进行研讨。图为开幕式现场。深圳商报记者 陈发清 摄

  【深圳商报讯】 (记者 崔霞)昨天,市长许勤在国际城市创新发展大会“城市的使命与未来”主题单元演讲时表示,创新求发展,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永恒命题,是解决城市化病灶的有效路径,也是当前破解城市化过程中难题的必然选择。深圳将以国际先进城市为标杆,以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为目标,在创造城市化深圳速度的基础上,把经济、社会、城市、生态和文化全面发展的质量放在首位,创造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深圳质量。

  “城市是人类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同时也是问题的焦点。大家都在思考如何运用创新的理念去保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许勤透露,在前晚召开的国际城市创新发展大会市长圆桌会议上,大家讨论的问题不是GDP,而是城市的环境、规划交通如何让市民更加幸福,使得城市更加美丽,“这和我们目前对城市的理解、对城市的发展以及对城市的思考是完全一致的”。他说,这次大会给了深圳一个学习世界先进城市发展经验的良好机会,深圳要在创新中取得更大的发展,建设经济集约高效、社会公平和睦、文化多元包容、生态环境良好的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

  遵循对生态干扰最小的城市化路径

  许勤在演讲中以深圳为载体,阐述了这座城市的发展理念。他说,深圳正按照中央赋予的新使命,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提高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质量,探索一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模式,努力实现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深圳要走绿色发展之路,建设生态之城”。要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环境,树立生态优先的理念,遵循对生态系统干扰最小的城市化路径,严格实行基本生态线管理,构筑城市的生态安全系统。深圳把国土面积的一半作为生态保护区严格控制,使得生态建设和城市发展更加协调、相互促进,实现人与自然、人与城市的和谐统一。

  将出台十年低碳发展中长期规划

  “深圳要走低碳发展之路,建设环保之城”。许勤说,深圳注重以更小的资源消耗和更低的环境代价去取得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业绩,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他还透露,深圳已经制定了十年低碳发展中长期规划,开展碳排放权的交易试点,推进交通、建设、管理等重点领域的节能,规划建设国际低碳城,在前海地区探索产城融合的低碳发展模式,逐步形成以低碳产业为核心、低碳技术为支撑,清洁能源、绿色交通、节能建筑和低碳生活为基础的低碳发展新格局。

  正开展第四代移动通讯规模化应用

  “深圳要走信息化之路,建设智慧之城。”许勤介绍说,深圳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基地,产值约占全国1/6。深圳正在建设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基础设施和以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体系,打造国际化的信息港和信息产业基地,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的深度融合,全面建设智慧深圳。深圳目前互联网的普及率达83%,无线宽带网络覆盖率87%,正在开展第四代移动通讯的规模化应用,部分信息化指标已经居全国前列。

  “深圳要走创新之路,建设创新之城。”深圳是中国首个国家创新型城市,注重以科技支撑城市的转型,以创新提升城市的发展质量,加快科技基础设施和创新载体建设,提高核心技术和产业的创新能力,完善技术创新体系,优化区域创新生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国际创新中心。

  前海合作区已成城市扩大开放新载体

  “深圳要走开放之路,建设国际化之城。”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新兴移民城市,深圳具备开放、包容、多元的城市特质。深圳以积极的姿态融入了全球化进程,近年来外籍专家、工作人员在深的聚集越来越多,同时深圳发挥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和拥有海、陆、空口岸的条件,密切国际经贸往来和交流合作,发展开放型外溢型经济。外贸出口总额连续19年居全国内地城市首位,在深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188家。目前,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已经成为这座城市新时期开放的新载体。深圳充分尊重文化多元性,注重在空间规划、城市设计、功能设置和设施布局上体现多样性,增强城市的包容性、吸引力和凝聚力,使城市在宜居中更宜业。

  “深圳要走改革之路,建设改革之城。”深圳是改革的产物,改革是深圳城市的灵魂。作为中国改革的“试验田”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国家赋予深圳先行先试的特殊政策,深圳正以更大力度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完善行政管理体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探索更加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