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浦发银行

厕所虽小,但见公民社会素养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5日08:15  南方都市报

  

  开放专栏

  □芷言(台湾东吴大学交流生)

  广州的“占领男厕”活动,近日获得广泛关注。这个活动最初来自台湾。

  1996年,一帮来自台湾大学学生会、全国大专女生行动联盟的女生,通过在商场、学校“占领男厕”,并组织男女“尿尿比赛”,最后得出的“科学结论”是男性单次使用厕所的时间是女性的1/4,以此证明男女厕位比例失调就是性别歧视,促使台北市修改公共厕所相关规定,不管改建新建一律按男女1:3的比例来建设。

  这一些政策出台跟台湾女性团体的努力都密不可分。有研究者在《女性主义与公共厕所规划之研究》一文中指出,空间是“性别化”的,其使用充满了男尊女卑的性别歧视意涵。促进公共厕所设施配合异质使用者需求,也就成女性主义者解除父权体制的一种呼唤。

  2006年,跟相关的女性团体、学者进行研讨后,台北市政府又明定学校、车站、电影院等尖峰时刻有大量需求的地点,男女大便器数量为1:5;办公厅、工厂、宿舍等分散使用类型的地点,数量至少为1:5。这些规则都有助于促进两性平权。

  很多人也许不知道,这世上还存在另一个WT O———世界厕所组织。该组织在2001年成立,总部位于新加坡。2003年在台湾举办的世界厕所高峰会暨观光山岳厕所国际研讨会,提出五项宣言,其中第三项即是提升及改进男厕和女厕间的质、量不平衡状况。

  事实上,从大张旗鼓的“占领男厕”开始到持续性的行政手段,台北的公厕不仅实现了男女平等,还大力提升了厕所这个微小但尤其体现公民社会素养的空间品质。2004年,公厕博览会于台北市举行,提倡人性化公厕创意文化与设计。2007年,台北市环保局又建立了开单告发的惩罚制度。

  也许政府会说,台北是经济发达社会,我们还在“发展中”。这里还有两个激励人心的段子。最近受捧的《顾客为什么购买》一书中,作者帕科·昂德希尔强调购物中心的女厕比例上升将有力提高营业额。若果真如此,商家们何乐而不为呢?另外,据《南唐书》记载,南唐后主李煜曾亲自动手削竹片以供僧徒如厕时使用,并用面颊检验质量,看看是否光洁滑爽。从厕所出发,我们可否让社会小清新一回?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