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浦发银行

要让市民都有归属感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5日08:20  深圳商报

  

要让市民都有归属感
现场听众聚精会神。深圳商报记者 陈发清 摄
要让市民都有归属感
国际城市创新发展大会受到媒体高度关注。深圳商报记者 陈发清 摄

  【深圳商报讯】(记者 董超文 实习生 白 娜 尹 璐)城市发展,归根结蒂是要让广大的市民受益。昨日下午,国际城市创新发展大会举行最后一场论坛——“城市质量与生活品质”。来自国内外的市长、议员、专家学者和企业家表示,提升城市生活质量的关键是管理。

  用立法和教育改善人的言行举止

  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系讲座教授叶嘉安表示,一个城市生活质量好不好,并不仅仅在于完善的硬件设施,管理才是提升城市生活质量的关键。他说,很多人到了香港之后,会觉得香港生活质量如何如何好,其实这不仅仅是香港规划做得好,更在于香港管理得好。

  叶嘉安说,香港的生活质量好,还有一个秘密,那就是心态管理。上世纪70年代,香港的人均收入只有500美金,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人均收入大概是3000美元,差不多增长了7倍。上世纪80年代,香港开始控制汽车保有量,买车要缴税,目的就是控制人们对购车的需求。另一方面,政府提供了高效的公共交通工具。

  叶嘉安还谈到,提高城市生活质量,还需要改善人们的言行举止,这一点最关键、也最重要。要改变人们的行为举止有两个办法,一个是通过立法,另外一个是通过教育。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香港的大街上也有很多垃圾,后来,香港发起了一个全民运动教育,并且政府决定扔垃圾要罚款。这样,通过多年的变化之后,大家的行为举止就变了。

  以色列城市的启示

  以色列海法市市长尤纳·亚哈维介绍,海法市是以色列第三大城市。海法市倡导市民健康生活,政府经常组织体育活动。市民人均有50平方米的绿地,30%的城市废弃物都是经过处理后重复使用。

  他表示,提升城市生活质量最重要的是要让市民有归属感,在“战争”“地震”“海啸”这三大紧急情况中,他们做了很多投资,让市民感觉到所有事情都在控制之内。比如在二战时期,85%的市民都没有选择逃跑。

  非正规是城市生命力所在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李晓江表示,其实,生活质量对于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含义。对一个中等收入者来说,生活质量的提高可能意味着他能拥有一间500平方米的Townhouse,但是,对于一个新移民来说,生活质量的提升,却是意味着能有安全感,拥有一个稳定的居所。

  他说,在城市的建设和管理中,国际上有着两种模式,即完全按设计建设管理的新加坡与非正规的孟加拉,中国应该怎么做呢?李晓江认为,中国确实很成功地避免了过度的非正规化,但是必要的非正规正是城市的生命、城市的魅力、城市的吸引力所在。城市的非正规往往意味着就业机会,意味着共生,意味着包容,意味着多样。

  新加坡前重建局局长与总规划师刘太格分别从城市的使命、创新、宜居等三个课题,分享了新加坡的相关经验。他认为,“宜居”是指应该给居民最基本的生活条件,包括有房子住、不失业、环境没有污染、交通顺畅等。此外,刘太格建议,做城市开发的时候,尽量要以系统化的规划来带动开发。如果是以项目来带动开发,那么,最终的城市充其量只是建筑的“杂货店”。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