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浦发银行

在你身旁,从未离开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5日09:01  深圳特区报

  深圳特区报讯 新华社昨日播发长篇通讯《在你身旁,从未离开》,战友乔安山、知己王佩玲、记者佟希文、学生孙桂琴,这四位老人讲述雷锋和雷锋离开的日子。

  他们的人生景致不同,却或多或少都与“雷锋”这个名字交织在一起。他们是历史特殊的见证者,与这位影响了整个中国的人物一道,用一生的时间追寻着那个永恒的疑问——

  人这一生,来过,路过,留下什么?

  71岁的乔安山如今住在抚顺市一套宽敞的房子里。屋里素白墙面上挂着雷锋像、雷锋日记、毛主席给雷锋的题词。靠窗是一尊雷锋半身像,翘鼻子,娃娃脸。

  在乔安山心里,雷锋从未离开。

  痛苦自责的事发生在1962年8月15日。虽然组织上认定那是一起“意外事故”,“乔安山没有直接责任”,但“撞死雷锋”的包袱仍旧重重地压在乔安山的心头。他退伍后过着隐居般的生活,过往的一切都被深深埋藏起来,除了一条:“我得像大哥那样做事、做人。”

  他送迷路孩子回家,照顾孤寡老人,献血、捐款、劝架、救火、抓小偷……他以忘我的热情做好事,帮助人,半是赎罪,半是信仰,半是追随。

  常常有人问他:雷锋精神到底是什么?

  “雷锋精神在我心里就是爱,大爱,博爱,凡是地球上有人的地方就需要爱,就需要雷锋精神。”乔安山说,“现在需要,将来不管到什么时候都需要。”

  1958年,王佩玲与雷正兴——后来的雷锋在湖南望城县团山湖农场一起度过了不到一年的美好时光。年龄上,王佩玲比雷锋大三岁,但在学习上、生活中,雷锋却像个哥哥:她生病时,他端水送药;她摸黑去潭边洗衣服,他陪着一起去……王佩玲负责给大家做饭,自己的伙食却是最差标准。雷锋常在早上出工前,把自己的“灰面块块”端一碗过来分给她吃。

  周到的关心使那段艰苦的日子变得甜蜜温馨。“当时多少人以为我和他恋爱。其实我们很单纯,根本没有往那方面想。他是孤儿,我比他大,在一起只是互相帮忙鼓励。”

  雷锋离开湖南后,王佩玲也辗转了十几处地方,他们就此断了联系。直到1963年3月,王佩玲在报纸上看见毛主席为雷锋的题词,看见了配发的照片,才知道,原来“雷正兴”已经改了名字,烈士“雷锋”就是当年的“小雷”。

  王佩玲难过极了,她大病一场。在将近40年的时间里,她从未对人提起与雷锋的往事,然而,“小雷”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她的人生。

  “雷锋对我影响最大的有两方面:一是肯帮助人,二是对待任何人都是一样的。”

  1960年,佟希文作为派遣军官,和同事李健羽一起担任新华社驻沈阳军区的军事记者。“佟希文和李健羽把雷锋的事迹写成《毛主席的好战士》,发表在沈阳军区《前进报》上。不久,新华社以《苦孩子成为优秀人民战士》为题播发了这篇通讯,《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报刊也转发了雷锋的事迹。

  雷锋就这样走向了全国。

  退休后,佟希文与当年的老战友、老同事们一起成立了“关心下一代协会”,给孩子们做报告,讲传统,讲雷锋。“最多一年讲了120场,两天内讲了7场。”

  1960年起,雷锋担任了抚顺市望花区建设街小学的校外辅导员。7岁的孙桂琴是雷锋重点辅导过的学生之一,她和同学们与雷锋叔叔那张亲密的合影,在后来的岁月里被翻印了成千上万份。

  “我从一个普通矿工家庭的小女孩,成长为一名大学生,一名军人,一名医生,毫不夸张地说,是雷锋叔叔影响了我一生。”孙桂琴说,从雷锋叔叔身上,她看清楚了人生之路应该怎样前行。

  “作为医生,我不仅要医治病人的身体,更要温暖病人的心灵。”孙桂琴说。

  这些年,孙桂琴收到了全国各地几万封来信,有她的病人、学生,也有素不相识的人。

  “他们感谢我、鼓励我,他们的支持让我看到:雷锋一直在我们身边,从来没有离开。”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党组书记翟惠生要求新闻界

  以雷锋精神为载体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华社天津2月24日电(记者 孟华)雷锋精神正在重回舆论关注热点,成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的“抓手”。24日,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党组书记翟惠生在此间表示,新闻界要以雷锋精神为载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新闻出版报社和今晚报社24日在津联合举办了“弘扬与践行雷锋精神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践与思考”座谈会。

  翟惠生表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让人民成为文化发展的主角,实际上就是要倡导一种和谐的社会风气,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信念和正确的荣辱观,在这方面,新闻报道是重要的载体。无论新闻报道的典型宣传、热点引导,还是舆论监督,目的都要让大家知道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而学雷锋就是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因此新闻界有责任弘扬雷锋精神。

  翟惠生说,学习雷锋精神的新闻报道要人性化,千万别概念化、模式化、八股化。学雷锋的报道要更立体、更丰富,要从日常的点滴入手,将一个个鲜活的事迹和一点一滴的感人时刻串起来引导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据介绍,中国记协正在部署包括向新闻界发倡议、组织雷锋精神报告会、组织青年编辑记者到雷锋团采访等活动。

  目前,各媒体开辟多种栏目并与“走转改”活动紧密结合,生动展示新时期雷锋精神全国各地、各行业的传承与发展。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