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浦发银行

留住江豚的微笑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5日11:35  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看天下”系列摄影首展作品选登

   留住江豚的微笑

  

留住江豚的微笑

  

留住江豚的微笑

  

留住江豚的微笑

  江豚发出的回声定位信号由于频率的高低不同,听起来有的像羊叫,有的似鸟鸣。

留住江豚的微笑

  【高宝燕侧记】

  记者万旭明

  2011年5月,高宝燕拍摄的一幅《哭泣的江豚》在网络上热传,引发又一轮保护江豚的热议,而这已是高宝燕拍摄江豚的第9个年头。

  2002年,高宝燕进入《长江日报》,负责科技新闻的摄影工作,去武汉白鳍豚馆拍摄白鳍豚之余,她总会顺道看看江豚。这一年的7月14日,白鳍豚淇淇突然离世,高宝燕惊觉,自己并没有留下多少淇淇的影像资料,而淇淇是人们看到的最后一头活体白鳍豚。从此,高宝燕开始专注于拍摄江豚,和白鳍豚一样,江豚也是长江中特有的淡水鲸类哺乳动物。

  10年来,高宝燕多次参加野外考察,跟随科研人员进入长江白鳍豚自然保护区,跟踪拍摄白鳍豚、江豚。2008年,中国南方爆发百年一遇的冰灾,保护区里的30多头江豚被冰封在水下,科研人员和渔民开船破冰,江豚们迫不及待地涌上水面呼吸,头却被冰碴刮得鲜血直流,一旁的高宝燕心痛不已。

  这次展览上,高宝燕将展示10年来的作品,包括反映江豚妈妈晶晶、滢滢产子过程的“痛别江豚”,反映江豚在白鳍豚馆中生活状态的“温馨生活”,反映自然灾害中江豚生存危机的“野外救助”等三个部分。

  开展时间:今日上午10时

  展览地点:武汉国际广场B座2楼中厅

  2007年7月11日19:20,在中科院水生所白鳍豚馆里,江豚母亲“晶晶”因产后消化系统疾病病逝,科研人员如失去亲人般悲痛。“晶晶”从湖北石首天鹅洲白鳍豚自然保护区引入白鳍豚馆饲养8年了,它先后于2005年和2007年相继成功生产2头小江豚,创造了长江江豚在人工条件下自然繁殖的世界首例。

  2011年5月,在湖北石首天鹅洲国家级长江豚类保护区,故道湖泊水位、水体面积均为保护区建立20年来最低。长江持续的干旱让江豚的生存面临严重的威胁,江豚眼睛流出的“泪水”似乎在为自己的生存而焦虑。

  石首天鹅洲国家级长江豚类保护区是世界上首个对一种鲸类动物进行迁地保护的唯一成功的范例。20年来,经过保护区和科研人员救护,这里的江豚已经形成一个完整的繁殖群体。

  怀孕期间,江豚夫妻相伴漫步。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