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浦发银行

老人自办图书室17年免费借阅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6日02:15  三秦都市报

  本报讯 (刘明实习记者鲁鹏飞)86岁的邢大爷一头银发,按照他的话说,创办图书室就是移风易俗,提高大家文化素质。

  距离临潼区约一个小时车程的新市街道办郝邢村,就是邢老自办图书室所在的村子,只要说起图书室,大家都知道,这已经成了郝邢村的文化中心。

  自办免费图书馆

  邢大爷名叫邢元昌,今年86岁,满头银发,精神矍铄,是个老党员。离休后的邢元昌老人放弃了城市的舒适生活,回到了故乡。

  在家乡,邢老发现群众生活虽然比过去好了,但文化生活非常贫乏,在农闲之余,不是打牌赌博就是东家长西家短。为改变现状,他决心自费办一个图书室,提高乡亲们的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

  说干就干,他把自家三间房腾出来,投资5000余元,于1995年开始创办图书室,他从收购站、旧书摊“淘书”,争取当地文化部门支持,到各单位像化缘一样“化书”,硬是在自家办了一个图书室。起名叫“增智图书室”,免费借阅。17年来,在邢老不断努力下,“增智图书室”由原来30平米变成了80平米,图书也由2000册增加到8000多册,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学艺术、农业科技等方面,门类齐全。老伴也当起了义务图书管理员。

  随着图书室越来越大,借阅的人越来越多,邢老说可不能光考虑自己的喜好,“我还找了一些适合年轻人看的书”。

  邀请农技部门办讲座

  有了图书室,邢老并没有闲下来,期间又和当地农技部门联系,举办科技讲座,更新群众传统种养殖观念。

  “增智图书室”也于2001年更名为郝邢村文化活动室。在这17年间,邢老邀请当地科技部门共为村民举办科技讲座80多场次,听众累计3000余人次,村民基本掌握了1-2门实用科技技术,更有村民成为当地科技致富能手、专家。

  个人创办剧团

  自办图书室,邢老还是不满足,邢老是个戏迷,平时爱吼几声秦腔。为给喜爱这一民俗文化的人群找一个“乐和”的地方,他把十里八乡的秦腔爱好者组织到家里自娱自乐。小打小闹不过瘾,为啥不干脆组织村里人办个剧团?随着参加活动的人越来越多,邢老自筹资金4万多元购置戏装、道具、活动舞台,组织人马于2010年9月成立了临潼首家个人创办的剧团——民乐剧团,每周三定期演出。剧团成员自愿加入,高峰时有演员50多人,共举办秦腔演唱会100余场次,观众累计15万人次。乡亲们说,民乐剧团演出的架势不比专业剧团差。

  打算用积蓄设立基金

  每每看到有乡亲们到图书室看书、下棋,或者在演出时听到乡亲们的掌声,邢老就觉得自己这样做值得。邢老说,他是一个老党员,能在有生之年为村民尽一些微薄之力,丰富大家的文化生活,他就满足了。

  邢老的年龄也大了,对于图书室接班人邢老不含糊,要求管理图书室的人选要有耐心,要爱这个,能为大家服好务。邢老算了笔账,打算用自己的积蓄设立一项基金,自己的庄基地做文化公益地方,要让图书室永远办下去。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