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浦发银行

这横必须连 这横不能连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6日04:15  钱江晚报

  据说98%中国人都会写错几个字,你hold(扛)得住么?

  昨天,网友“小美妈hera”在微博上@南芳早知道,称最近一条有关汉字的微博很火。微博中写道,“尴尬”、“周”、“肺”、“冒”都是非常容易写错的字。

  这两天,这条有趣的微博被转发了2000多次,有网友惊呼:“活了30多年,原来一直在写错别字,惭愧。”

  汪洁是杭州学军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她告诉记者,手写字几率越来越小、打字软件联想功能日益强大,这都是造成现代人“写白字”的重要原因,“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只有从小严格规范书写要求,以后才能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在那条微博里,重点提到了5个字,分别是“尴尬”、“周”、“肺”、“冒”。发帖人还用加粗放大的宋体,贴了这几个字的“清晰版”。

  这几个字,大家容易犯的错误到底在哪里?

  原来,“尴尬”两字的左偏旁不是“九”,而是“尤”字少一点;“周”字里面不是“士”,而是“土”;“冒”的上半部不是“曰”,而是没有封口的。

  在微博的评论中,网友们一片“醍醐灌顶”。“neuf529”调侃道:“尴尬都写错了,这么多年,真尴尬。”网友“钟向景”说得更好玩:“我全写错了十几年,举手承认错误。好‘尴尬’,‘周’末在家反省,不知道语文老师们是不是该气得‘肺’都‘冒’泡啊。”

  在汪洁看来,没有从真正意义上理解汉字的构成,就容易出现这种错误。比如“肺”字,右偏旁其实是“巿”字。在古代,“巿”通常会作为人名。而且,以“巿”为偏旁的常用字,韵母都是“ei”,如充沛的“沛”,还有“肺”。如果知道了这两点,就不至于稀里糊涂写成“市”了。

  汪洁还给记者举了个例子,喝酒的“酒”,右半边底下的一横,其实两头都该连着“竖”,“但很多人写的时候,两边是不连的。”

  类似容易犯惯性错误的字,其实生活中还有不少。

  汪洁说,除了小时候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现在“无纸化”写作的普及,也让错别字有了发酵的空间。“现在大家都在电脑上写东西,而像搜狗这些输入法,更是联想功能满天飞。有时候,打几个开头字母,就有一串字。谁还会去细究一笔一划?”

  汪洁也承认,现在初高中的语文教学,老师更关注文采,以及学生文字中传递的东西:“书写的规范性,反倒没那么在意了。”有时候,学生作业和考卷里的文字,笔画也不是工工整整、非常清晰,但老师基本能看懂,也就过了,“比如像‘周’这类的字,到底哪一横长,哪一横短,真的没抠那么细。”

  在汪洁看来,如果日常对自己文字要求比较高的人,多注意积累就行。空的时候,可以翻翻《咬文嚼字》、《说文解字》之类的书,“像台湾作家张大春写过一本《认得几个字》,也不错,挺生动地说了一些汉字的构成。” 本报记者 陈宇浩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