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浦发银行

>天生是个审美的人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6日06:20  新闻晨报

  文/来颖燕

  何多苓的画,很多年前就看过,何多苓的文字,则是通过这本《天生是个审美的人》才开始真正接触。画如其人,文如其画,掩卷的第一印象,何多苓是个性情中人,细腻感性,却又执着坚毅。

  我曾经读过不少记述艺术家艺术人生的著述,却常觉得书本这样的平面出版物很难真正体现出艺术家的气息和精髓,因为他们的历程往往鲜活立体而无法规约。但所谓一叶知秋,毕竟这些著述是让读者了解和接近艺术家的一种不可或缺的平台,而这个平台的高下之分不在于能体现这个艺术家的全部特质,因为那样反而会疏漏空洞,而在于能得其要领地凸显出艺术家的最大特点。

  这本《天生是个审美的人》就是个成功的范例。虽然从体例上而言它无出既往同类专著之右——分为何多苓的自述、访谈和诸学者对其的评论,但读完却可以明晰的了解何多苓的艺术从哪里来又往哪里去的脉络。它首先勾画出何多苓的艺术人生中最具代表性的要素——他对绘画技巧的迷恋,对架上绘画的钟爱,对绘画性的强调,他的画风形成和转变的过程,为何会选择女性为其作品的主要意象,又怎样去尝试融合东西方绘画的特点……这些细致微观的要素,被看似不经意地排列在一起,实则却有着勾连,因为每个要素都映射出何多苓对自我的内省力和对艺术的感知力,有着各自独立却统一的内在脉络。于是,统观这本著述,它从更为宏观和抽象的层面追寻着何多苓艺术生命的前世今生,更彰显出何多苓其人其画的整体风貌——诗性的,坚持自我的,执着寻梦的……

  这就像是让我们绕到后台,看看在何多苓画作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和精神追求,支撑着他这么多年在风云际会的中国现代艺术的激流中寻得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从这个角度而言,《天生是个审美的人》确实有的放矢的准确把握了何多苓艺术命脉的特质。

  除却内容上的一针见血,这本著述里的行文风格(无论是出自何多苓亲手还是他所选择的评论或是访谈的篇目)更是可圈可点。他的自述娓娓道来,却率性天然;而访谈和评论部分,虽然各篇风格迥异,有的犀利,有的平实,但言辞之间却都没有一种吹捧炒作或是浮夸之感,而是以真诚的态度去直面许多具有争议性却又极富意味的问题。想来,何多苓会择这些文入书,也是经过思忖的。因为他本人最为深层的特质就是真诚不欺,在艺术上如此,面对人生亦然。

  所以,他“天生是个审美的人”——即使在最艰苦的知青岁月里,他依然会以审美的眼光去看待陌生的异地风景;所以,他不仅是个画家也是个天生的诗人,他的画与他的文字,都充满着诗意,相合共融,仿佛是他艺术修为的根基上结出的两个不同的果实,互为注脚,却同根相连;所以,在激进而令人眩目的现代艺术潮流中,他始终保持着自我,不属于任何艺术活动,也不为潮流所制造;所以,他从1982年以“记忆”的方式书写到现今以“沉浸”的方式书写,始终坚守自己的灵魂和精神家园,并且正越来越走向自己的心灵深处。

  因为“天生”,所以真诚;因为真诚,所以坚守。这本著述看似朴实自然,却多方契合了何多苓的特质,它仿若是面三棱镜,层层透射出何多苓的气息,让我们能如此立体且真实地亲近他的世界,也让我们明白,真正的艺术是出自人的本能需要,所以,“天生”便是至高的境界了。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