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浦发银行

昆明水源区护林员 寂寞坚守 只为主城供水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6日07:42  云南网

  “一夜一夜地睡不好,天太干了,只要一丁点火星,林子就能燃起来。”与往常一样,近日一大早,护林员胡汝宽在巡山后又来到了大摆村林区的卡点,小坐片刻后,他又将继续巡山。此时的他,一双浮肿的眼袋在布满皱纹的脸上特别显眼。

  胡汝宽和其他5名护林员主要担负了昆明市松华坝水源保护区大摆村林区的巡山护林工作,他们每天平均工作10小时,只为能保护好这片9.5平方公里的林区。虽然说不出什么大道理,但这群平均年龄已近60岁,每月仅拿到300余元补贴的汉子们却明白一个道理:我们多看林一天,就多保障昆明人能喝上一口清洁的水。

  涵养水源 大多数村民都懂

  一般,每天上午8时起至下午6时,大摆村林区的护林员要围着林区一遍遍巡山,查看有没有火点、有没有砍伐树木的情况。眼下,正值森林防火隐患高峰期,他们自动延长了些巡山时间,并增加了巡山的次数,甚至连晚上睡觉都保持了高度警惕性。

  

昆明水源区护林员寂寞坚守

  胡汝宽最高兴的事莫过于向大家介绍自己看护的林区

  对于这个红土中泛着砾石的小山村来说,看山护林是件大事。正是有了这片林区,山头的风才比二三十年前小了许多,生活在这里的人眼睛也不会总是干涩的了。即便连续干旱,导致村子周边的3个出水点自今年1月份起就干枯了,但村子周边的部分地方还依旧能种出些青葱的小麦苗。

  25年来,因为恪尽职守,胡汝宽从一名普通护林员被推选为村里分管森林防火的村委委员。直到去年,因为岁数大了,才从这一职务上退下,但看山护林的岗位他却没有丢。每天除了巡好自己负责的片区外,他还是习惯性地要绕林区一圈,过问每一位护林员当天遇到的各种情况。在他心中,最高兴的事莫过于,通过那么多年的努力,现在至少有60%的村民已经懂得树林能涵养水源的道理了。

  寂寞坚守 两腿游走山林间

  就胡汝宽而言,他几乎每天都要围着自己负责的片区往返步行15公里。更多时候,林子深处只有他一个人,渴了、饿了都只能吃喝些自带的干粮,而找个人说话就是一种奢侈。

  如同像外人展示自己孩子长得有多好一样,胡汝宽和队友们更愿意将记者往林子里带。“去看看我们的林子吧,20多年前,我们亲手种下这些树苗,现在都已经长到碗口粗了,可爱人了!”25年中,胡汝宽带领村民共种植了1500多亩的工程造林,几乎把大摆村周边的荒山头都覆盖了个遍。说话间,胡汝宽和队友宋玉明就走进了林子内。步伐之快,如林中麂子,不一会儿就不见了身影,让年轻力壮的男记者都要小跑紧跟。直到行至大摆村林区瞭望台前,遇见了正在此处值守的老瞭望员吕云锁。这位60岁的老汉,自1992年起就在此处坚守着瞭望工作,一旦看到林中有烟雾,便会第一时间告知其他护林员们,以便火速处置。

  如果说护林员几十年如一日就凭两条腿游走在山林间,经历的是怎样一种寂寞。那么吕云锁的岗位就是寂寞中的极致了,除了登高远望,炼就的一双“火眼金睛”外,吕云锁每日最大的放松就是去查看瞭望台上的视野盲区。见到记者,吕云锁马上就“诉苦”道:“能不能帮我反映下,把这瞭望台修得再高些,树林长高长壮了,我看不见的地方就更多了。”

  这番话,顿时惊到了记者,要知道站在山顶近20米高的瞭望台上,即便裹着户外冲锋衣也倍感冷意,而眼前这位60岁的老者却还嫌弃瞭望台没能与时俱进。可吕云锁哈哈一笑:“别嫌我老、我瘦,干这活还能再有好些年头呢,只要我还能站一天,就能为昆明城多有口清洁水做点贡献。”

  坚持岗位 直到病倒在床上

  吕云锁的话不假,大摆村林区的护林员朱宝红就是这样在护林员的岗位上坚持到生命最后一刻的。也是在去年森林防火隐患高峰期,朱宝红突然被查出已是肺癌晚期,这个将自己生命里最宝贵的时间都留给了这9.5平方公里山林的汉子,想都没想就放弃了治疗。回到家中,他依旧像往常一样巡山护林,直到去世前的最后一个月。由于疼痛,他终于躺倒在病床上,但每日总会要求自己的儿子替他去看看自己所负责的片区。

  如今,朱宝红的儿子朱家德接过了父亲的岗位,42岁的他成了护林队里鲜有的青年人。在他看来,护林不是为了告慰父亲,而是自己作为大摆村人的一份职责。

  陆敏<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