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浦发银行

温州人如何更好保护好方言 引发两会代表委员深思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6日08:23  温州网

  核心提示:

温州人如何更好保护好方言引发两会代表委员深思

  少艺校华文班的海外温籍华侨子女在表演《家乡的童谣》。资料图片

  温州网讯 “叮叮当,啰哩,叮叮当,啰哩,山脚门外,啰哩,啰啰哩,孤老堂,松台山上仙人井哪,啰哩,妙果寺里猪头钟……”闯荡西班牙的黄志坚,这次回温参加“两会”,出租车里的广播音乐频道正好在播放这首著名的温州童谣《叮叮当》,勾起了他无限的故乡童年记忆。

  “我家四个孩子中只有老大能听懂温州话,其他都不会讲听不懂。我想无论如何,都要让他们学会说温州话。”黄志坚说,温州话在他们这些海外温州人心中,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尤其是温州话里的俚语、童谣,常常能勾起思乡之情。由于常年生活在海外,子女接触不到说温州方言的语言环境,这也让本次作为“两会”政协特别列席人员的黄志坚,经常有一种深深的危机感。

  这几天,关于温州方言危机感的话题在“两会”会场引起热议。“自从普通话大力推广以来,温州话已逐渐在流失。尤其是中、小学生等年龄较小的青少年和儿童,不仅不会说温州话,就连听也难以全部听懂。”“孩子从小就都讲普通话,幼儿园、学校也都是讲普通话,家长有时候也会与其用普通话交流。孩子们很少有机会学地方方言。长此以往,温州方言将如何传承?地方的文化遗产将如何保护?我们不能把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遗忘、丢失在我们这代人手里。”这几天,很多代表、委员都发出了这样的声音。

  政协委员徐象笑在他的一份题为《学校课堂设“方言课”、中小学课本有“温州话”》的提案中说到,温州话是吴语的一种方言,是南方吴语的代表方言,是正统的古汉语“化石”,因地理原因而保留了大量的古语古音,在发音和用词、语法等方面和都与汉语普通话有较大差别。温州话与古闽语、古楚语、古江东语都有密切的联系,对研究汉语语音史和语言史都具有特殊的意义。但是,如今在温州,温州话濒临渐行渐远的危机。现状是,老年人普遍讲温州话,还能晓得大部分温州俚语和童谣。中年人虽然讲温州话,会一些温州童谣,温州俚语却丢失了不少。而年轻人则会大部分温州话,但是会出现词不达意、词汇贫乏的情况,常常是温州话夹杂着普通话。并且不大懂温州俚语,温州童谣会唱的也不多。而“00后”能听懂温州话已经很勉强了,有的甚至连听也听不懂,就更别提俚语和童谣了。

  政协委员庄建华在他的《关于在我市中、小学与幼儿园设立地方方言课》提案中建议,在我市的中小学、幼儿园设立地方方言课。他建议从儿童开始抓方言教育,在每个幼儿园设立温州方言教育课,同时鼓励儿童讲方言,营造讲方言的氛围。

  徐象笑委员建议,学校课堂设“方言课”是当下挽救温州话流失的一个可行之策。

  “温州话有些叠词是很形象的,比如说‘赤膊裸裸’,你要用普通话说,就是光着上半身的意思,但是没有温州话形象。”市人大代表、温州医学院院长瞿佳认为,推广普通话和保留温州话之间并不对立。温州方言,是中国语言里很独特、很有历史底蕴和代表性的地方方言。作为温州人,大家都有义务保护、传承好温州方言。

  记者 翁卿仑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