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浦发银行

人品问题,还是油品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6日08:49  生活新报

  热点话题

  邓海建

  近日,云贵地区多个品牌汽车先后发生非正常熄火,车主和经销商认为与93号汽油有关。有网友贴出中石化中石油所售93号汽油的照片图,两者颜色有明显差异。目前,工商部门已介入调查,调查结果将于近期公布。(2月25日人民网)

  汽油这东西,既然是商品,就自然会有质量差异。一辆车加油后出问题,姑且可以戏谑为“人品”的概率,但一地的车集体熄火,难道是各品牌汽车团结起来“消化不良”?好在职能监管部门已经介入,真相或会迟到,总不至于不到——起码,民间监察团已经在两企业的油色上取证留样。

  油品会不会出问题?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一者,目前国际油价大涨、国内成品油批发价也是顺势大涨,中间商利润被挤压、惜售心理严重,出于逐利的需要,使点手脚也不算多么耸人听闻;二者,事实上看,2011年5月下旬,不少湖南岳阳的车主就发现,加了某品牌93号汽油后出现发动机无力、汽车抖动等问题,“问题油”引发“全市大修车”。同一时期,海南省也被检测出“问题油”,牵涉到的2家民营加油站被停业整顿。及至今年初,甚至我国香港地区部分车主也开始质疑相关油品的质量问题。

  不同品牌、不同款型的汽车出现同样的发动问题,显然无法将原因归结于汽车。而眼下,车企将矛头直指油品,而油企又拍着胸脯说自己清白无虞。剩下哭诉无门的车主,莫名其妙割肉埋单。

  这样的语境下,消费者注定要自学成才:吃油要防地沟油,加油要防杂质油。只是,汽油质量有没有监管部门?在市场乱象之下,要不要公信部门拿出个清白鉴定?面对千万车主的无辜损失,真好意思以“人品”之词推脱?油有没有问题,车不会撒谎。人有没有问题,制度不该失语。汽油从生产加油到终端销售,历经诸多环节,质量安全的承诺,恐怕不能自说自话,一大堆汽车熄火事件,大概总不会是“人力不可抗因素”。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