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浦发银行

时代呼唤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6日10:57  长江日报

  

   时代呼唤

   这样的

   “信义兄弟” □殷云

  “信义兄弟”

  □殷云

  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少数人的道德失范,人们开始普遍质疑社会的道德状况,一些人甚至认为我们正在逐渐滑向一个低信任度的泥淖。然而,湖北的“信义兄弟”却用20多年的身体力行告诉人们,诚信与友善始终是全社会高高举起的旗帜,是永远高扬的时代主旋律。

  2010年春节前夕,为抢在大雪封路前给农民工发工钱,在北京当包工头的湖北黄陂人孙水林连夜驾车回武汉,途中不幸遭遇车祸,一家人全部遇难。为替哥哥完成“新年不欠旧年薪、今生不欠来生债”的遗愿,弟弟孙东林顾不上处理哥哥后事,在大年三十前,将多方筹措的30多万元工钱发到60多名农民工手上。

  “信义兄弟”践约守诺的事迹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荣获“2010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根据孙家兄弟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信义兄弟》(湖北省委宣传部、武汉市黄陂区和长春电影制片厂联合拍摄),以诚信与道义贯穿全片,形象再现了孙水林、孙东林兄弟诚信守义的大爱情怀,讴歌了一诺千金、舍生取义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带给人们深深的感动。

  “信义兄弟”之所以能感动中国,首先因为他们代表着普通群众的道德风貌,电影让人们更加坚信,在社会主义中国,大多数人都能把诚信与责任当成自己的本分。孙水林与无数农民工一样,为了改变自己的生活,为了给父母盖一处红墙瓦舍,进城做了建筑工人。他克勤克俭,凭着自己的专长逐步站稳了脚跟。当工友因为浪费木料遭到工头训斥时,他陈清利弊,赢得了工友信任;当发现泥沙比例失调时,他严正指出,维护了公司信誉。工头老黄卷走工程款,不仅让工友拿不到工资,工程也被迫停止。正当施工方一筹莫展时,他挺身而出,说服工友先施工后追款,保证工程按时完工。他的行为感动了施工方,让他牵头承包了一项重要工程。当了工头的孙水林一如既往地关心着跟随他的农民工,工友们不管有什么困难,他都会出手相助,甚至在老黄被监禁期间,也是孙水林在默默地照顾其家人。“绝不拖欠弟兄们工资、绝不对弟兄们无信无义”,这个承诺孙水林坚守了20多年。2010年的这一次,他更是以全家人的生命为代价完成了最后的坚守,这是怎样的情义、怎样的承诺?这是撼天动地的大情大义、感人肺腑的无疆大爱。时代呼唤这样的“信义兄弟”,社会需要这样的“信义兄弟”。

  “信义兄弟”之所以能感动中国,还因为他们的美德正在延伸,电影让人们在反思一些不道德行为的同时,更加主动地加入到信义接力的队伍中去。“走在路上腰直,睡在床上踏实,做人做事,讲的就是一个信义。”孙水林的这段话,深深印在弟弟孙东林的心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得知哥哥去世后,虽然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他还是及时拿出哥哥遗留在事故车中的26万元,又从银行取出自己的6万多元,加上母亲的1万元养老钱,按时发放到农民工手上。更让我们欣慰的是,在账单已丢失的情况下,民工们凭着良心领工钱,30多万元一分不差。影片昭示人们:“信义兄弟”不愧是新时期雷锋精神的传承者和弘扬者,正是广大人民群众在道德建设领域的生动创造,才汇集成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滚滚洪流,凝聚为强大的精神力量。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