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浦发银行

武汉印象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6日10:57  长江日报

  

   武汉印象

  

武汉印象

  即便是冬季,桥下还是有不少结伴而来的市民,谈笑着将换下的衣物随手扔在通往江边的石阶上,便钻进白茫茫的江水里不见了人影。

  □郑萍萍

  在很多人心里,武汉是珞珈山的“樱花雨”,是吉庆街上演的“生活秀”。和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相比,它让人感到温暖、自在。武汉又远不止这些,它的历史书写着太多英雄过往、江湖纷争,大起大落间让人感慨万千。而这一切,离不开和它相伴相生的长江、汉水。所以到武汉,不可错过的风景很多在江边。

  长江南岸边的黄鹤楼是个好去处。黄鹤楼坐落在蛇山上,面对着滔滔江水,一览三镇风光,享有天下绝景,因此从来都是文人墨客的心头好。天气晴好时,从这里还可望见长江对岸的、位于汉阳的龟山,那里有美丽的知音传说。

  也许,正是壮阔山水孕育出的诗歌、音乐,造就了武汉骨子里的浪漫情怀。

  如今虽不能像古人那般泊舟抚琴、对江高歌,但到长江大桥上走一走,顺浩瀚江流远眺,任耳边风声呼啸,难免生出大武汉的豪情。

  早在明清时期,武汉就有“九省通衢”的美称。据说,武汉之名最早记载于明代姚宏谟的《重修晴川阁记》:“武汉之胜迹,莫得而其观游焉。”那时武汉还仅指武昌、汉阳二府城。到明成化年间,汉水改道,结束了汉阳与汉口浑然一体的旧貌,汉口成为“占水道之便,擅舟楫之利”的天然良港,与武昌、汉阳三足鼎立。汉口开埠后,更是码头林立,商贸兴旺。

  如今,沿江两岸虽没有当年“千樯万舶之所归,货宝奇珍之所聚”的景象,但还保留着码头、轮渡。

  如果坐轮渡从武昌到汉口的江汉关,会经过汉水和长江的交汇点,也就是汉水的入江口。这里的江面尤其开阔。天气好时可见两江交夹处,一边是碧波滚滚的汉水,一边是黄浪泛泛的长江,最终汇作大江东去。

  不过,冬季的江面雾霭沉沉,在轮渡上很难看到两岸的风景,反倒有一种脱离尘世的魔力。从南岸到北岸,随便登上一条跨江航线,短短十几分钟的行程,再纷乱的心绪都会瞬间变得平静。轮渡依旧是武汉人生活中的一部分,是他们和水、和过往亲近的一种方式。

  汉口依然是武汉的商业中心,除了沿江大道上那些耳熟能详的欧式建筑,江边还有大大小小的码头。时间流转,码头仍旧是劳苦大众的谋生之所,仍旧是他们的“江湖”。在这里,多少能明白《吾国与吾民》中所言:长江沿线码头众多,在码头上求生活,要求人热情慷慨,不拘小节。

  说到江湖,就少不了街头艺人。江边漫步一定不要错过街头歌手的表演,一副浸透着五味的好嗓子,唱得寒风中的路人心生百转千回的惆怅。桥头下往往有七八家场子,不限传统戏曲、流行歌曲,每个场子都里三层外三层。桥下唱得高亢,桥上火车轰鸣。其实,武汉自古就是一个文化大码头,各种戏院、舞台曾遍布三镇。上个世纪30年代中后期,全国几乎所有的京剧名角都来此地演出献艺。梅兰芳先生来的时候,据说黑白两道的头面人物统统出来捧场。

  武汉就是这样一个真性情的地方,像火也像水,武汉人也真的爱水,总喜在长江和汉水里“玩水”,即便是冬季,桥下还是有不少结伴而来的市民,谈笑着将换下的衣物随手扔在通往江边的石阶上,便钻进白茫茫的江水里不见了人影。桥下的石滩上,有年老者支着鱼竿,有小青年谈着情爱,有着各自的幸福。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