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浦发银行

品书斋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6日10:57  长江日报

  

   品书斋

   ——喜读 《罗氏汉口竹枝词校句》 □白雉山

  

品书斋

  

品书斋

  ——喜读 《罗氏汉口竹枝词校句》

  □白雉山

  句斟字酌费吟哦,索咏编题亦太多。连日家人频讯问,为何要作竹枝歌?这是《罗氏汉口竹枝词校注》中题为《总结》的最后一首。近日老友著名地方志专家徐明庭先生,将这本由他领衔校注、武汉出版社出版的新著见赠,甚为喜慰。这是他继叶调元著《汉口竹枝词校注》后又一部汉口竹枝词的校注佳作。

  竹枝词,又名《竹歌》、《竹枝歌》、《竹枝曲》,始以手持竹枝伴舞而歌得名。起源于鄂西川东一带土家族先民的口头歌谣,后经唐人刘禹锡采风改造为文学体裁的诗歌。它形似七言绝句,但可律句拗句不限。语言通俗,紧贴生活,内容广泛,尤工于描写社会百态风俗民情,故受到历代人们的喜爱。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极为重视,曾有《关于搜集和研究竹枝词的呼吁》。而《罗氏汉口竹枝词》“好像是清末民初汉口的一部百科全书,为后世研究汉口者留下了可贵的史料”(该书《前言》)。

  罗氏即罗汉,原名维翰,字麟阁,广东番禺人,湖北候补道。因长期寓居汉上,又善诗文,故在1915年江汉采风社在《汉口中西报》征咏汉口竹枝词时他写了173首,颇获好评,名列榜首。如《华界》:“鸿沟界限任安排,划出华洋两便街。莫向雷池轻越步,须防巡捕捉官差。”《东洋兵房》:“租界东洋驻重兵,保商何必要连营?可怜卧榻横陈夜,时听旁人鼾睡声!”既是对列强在汉口强辟租界的正义谴责,也是对清王朝丧权辱国的强烈不满。又如《后湖堤》:“后湖堤岸枕江湄,田海沧桑一瞬移。他日造成新汉口,大家都要感南皮。”《歆生路》:“前花楼接后花楼,直出歆生大路头。车马如梭人似织,夜深歌吹未曾休。”前者对张之洞(南皮)督鄂时修建“张公堤”功绩的赞扬,后者对歆生路周边盛况的描绘,都真实感人。还有写《楼外楼电梯》:“楼外楼高第五层,不烦跨步自升腾。请君放胆云霄去,牢系天梯有玉绳。”写《电话局》:“两地迢迢一线通,非关月老系丝红。声音宛在人何处,消息传来在个中。”电梯电话在今天看来是极为普通的事物,可是在当时的汉口首次出现是多么使人感到新奇!

  这本书的最大特色是校注方面,因校注者是地方志专家,知识丰富。不仅将罗氏《汉口竹枝词》流传下来的几个版本精作勘校,去伪存真,拾遗补阙,字斟句酌,择善而从。特别在注释上内容丰富,史料翔实,令人叹为观止。这里仅以《楼外楼电梯》为例:注释从楼外楼的取名、建造的时间地点、楼中的设置、有关的人物事件及其历史沿革等都详作说明,多达六七百字。在全书173首作品中,不仅首首有注,有的注释还竟达千余字之多!这对今天的读者了解武汉热爱武汉是大有裨益的。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