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浦发银行

建筑企业触高压线将被清出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6日12:40  新闻晚报

  晚报记者 杨冬 报道

  今后,当你在大街上遇到手持PDA的人,他可能是名工地监管员。上海市建交委有关负责人近日在通报为期一年的集中整治建筑市场工作情况时表示,建设工程无论大小,今后都要统统纳入监管。对于一些“六无”的小型建设工地,市有关方面将把监管职权下放给街道、乡镇,探索工地监管网格化。

  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人员不足

  对于本市建筑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市建交委副主任蒋曙杰指出,部分项目建设程序履行不完整即开工建设;一些项目存在越级承包,建设单位肢解工程发包、转包、违法分包等违反承发包管理规定等情况;一些 “名存实亡”或者人员不符合管理要求的企业,仍然“带病”在市场上承揽项目,市场清出力度不够。

  “监管机构人员不足。”蒋曙杰还透露,本市市、区两级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的监督人员仅945人,人均监督5.7个工程,一线监督人员严重不足。

  截至2011年10月底,对各类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各区县已全面整改完毕。在这一轮集中整治中,全市建设管理部门共立案查处各类案件1552件,处罚金额3800多万元,较上年分别增长 25.77%和40.59%。

  本市将明确清出“高压线”

  市建交委表示,下一步,有关方面打算将建设工程监管向街道、乡镇等基层延伸。目前,奉贤金汇、闸北彭浦、杨浦控江等街镇已经在先行试点,加大对小型工地的监管力度。如奉贤等区县在乡镇设立建筑建材业管理站,对投资额200万元以下工程进行属地化监管。在宝山区,负责乡镇工程的监管人员手持PDA,巡查建筑工地,探索工地监管网格化。

  今后,本市将细化不同类型工程的审批程序,落实各专业建设管理部门的监管职责,在街镇建立管理机构,努力形成建设工程质量安全 “市、区 (县)、街镇”三级管理体系,力争使各类建设工程全部纳入监管程序。同时,支持区县在乡镇、街道设置专门机构和人员,开展辖区内建设工程监管和巡查。

  针对资质资格管理不完善问题,蒋曙杰表示,本市将着手制定建筑市场的 “清出管理制度”,明确哪些是市场行为中的清出 “高压线”,进一步规范市场。

  推广“务工人员信息卡”

  下一阶段,上海将在建筑行业当中进一步推广 “务工人员信息卡”制度。据悉,这一制度已经先行在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当中试行,未来将考虑推广、扩大至在沪的所有工地。

  这张信息卡中记录了作业人员身份基本信息、劳动关系信息、培训持证信息、健康体检等信息,作业人员凭此卡进出工地、上岗操作,管理人员通过门禁系统和现场视频监控系统实时掌控现场施工队伍情况、作业人员情况,包括分包队伍的情况,以及现场施工作业进展情况。只有在通过体检,接受基本技能及安全培训之后,作业人员方能获得这张信息卡。

  蒋曙杰说,信息卡包含了务工人员的劳动关系、持证培训记录,以及受雇于哪个企业等信息,这对于进一步消除员工流动性给监管所带来的影响,直至最终消灭 “包工头”,都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