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浦发银行

特殊学校里的舞蹈老师:把每个孩子当作亲生的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6日15:00  中国新闻网 

  

特殊学校里的舞蹈老师:把每个孩子当作亲生的

孩子们表演千手观音。姚祯发 摄

特殊学校里的舞蹈老师:把每个孩子当作亲生的

潘离把每个孩子当成自己亲生的。曾勇 摄

  中新网恩施2月26日电 (姚祯发杜迪纳)在湖北武陵山区一所特殊学校里,潘离是唯一一名律动(舞蹈)课老师,至今已工作20年之久。她带的这些残疾孩子中年龄最大的已有20岁,最小的只有5岁,而她和这些孩子们的舞蹈却在北京、上海等地感动了无数人。26日,记者在湖北恩施市特殊教育学校见到了“心语艺术团”团长潘离。

  已40岁出头的潘离看起来还很年轻,用她的话说,像她这样的小人物一生没有什么烦恼,全部心血都只倾注在这些特殊孩子们身上,跟他们在一起,她觉得特别开心。

  “因为从小就热爱舞蹈,我的人生就与这群特殊的孩子结下了不解之缘。”潘离告诉记者,1992年,潘离所在的城乡街小学改为恩施市特殊教育学校,潘离主动作为一名律动课老师留了下来,后来学校成立了“心语艺术团”,潘离理所当然的任了团长,其实也就是一名普通教师。“有时候我们更像是一个保姆,甚至是这些孩子们的父母亲”,平时除了给孩子们上课,更主要的是要照顾孩子们的饮食和起居。

  为了能和孩子们沟通,辅导孩子们完成一个舞蹈动作,潘离往往要花几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刚开始时,潘离对残疾孩子的教育完全是一片空白,除了自学《中国手语》外,没有任何可以培训学习的地方和机会。为使自己尽快走进孩子们的无声世界,潘离不分昼夜,对着手语教材,一遍一遍照着镜子对口型对手势,自己摸索着学会一个就去教孩子一个。

  “孩子们一个细微的动作或表情我都能读懂他们想什么,我几乎把所有的孩子都当成自己亲生的。”潘离朴实的告诉记者,如果哪个孩子犯了错,潘离总是当成自己的孩子那样难过,犯错的孩子见此情景就会主动承认过错并立刻改过,这也是潘离值得欣慰的。

  孩子们听不见,也不会说话,在训练孩子们跳舞时全凭手语。要让孩子们跟着音乐的节奏舞蹈,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潘离遇到的困难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是潘离从来没想过放弃,她多年来不断地摸索,思考怎样才能让孩子们更好地随着自己的手势舞蹈。“这需要很大的耐心和真心”潘离说,除了教舞蹈,照顾孩子们的生活起居更需要持久的耐心,多少次排练、多少次外出演出,潘离都要和孩子们一起吃住,有时候住的地方没有卫生间,夜晚孩子们方便只能用盆子装着,潘离清早就得为孩子们去倒。

  20年来,潘离几乎每天都和聋哑孩子生活在一起,虽然尝尽了个中辛酸苦辣,但是看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走出校门,然后就业,特别是当她和孩子们的舞蹈一次次在舞台上赢得无数观众的赞赏时,她也体会到了不一般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20年来,潘离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付出,用那颗火热的心温暖着一个个聋哑孩子,陪伴孩子们走出无声世界。可以说潘离把青春和热血无私地奉献给了这些特殊的孩子,自己的家庭和孩子却没有用心去照料过。“多亏了我爸妈和老公,我们的孩子自小就是爸妈带着,家务活几乎是老公包了”潘离告诉记者,这些孩子来自恩施州各个山区乡下,多数孩子的家长很少来学校看望孩子,只等一学期放假才会来接孩子回家,孩子们很孤独,需要亲情,所以她很少在家,家里人也理解和支持她。

  2004年、2008年,潘离分别获得由教育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颁布的“特教园丁奖”。2010年1月,恩施市特校被教育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授予“全国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由潘离编导的山寨版“千手观音”、“隐形的肢膀”等舞蹈在北京等地赢得了无数人称赞。

  “回报和荣誉都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我热爱这项事业,能让这些原本自卑的孩子找到自信,快乐地生活,我就满足了”潘离说。(完)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