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浦发银行

儿科急诊缘何“急”不起来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7日00:00  北京青年报

  

儿科急诊缘何“急”不起来

■小病人在长时间的候诊等待中睡着了(1 /1张)

   去年年底前,全市已有113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儿科,但有不少家长反映,儿科急诊候诊时间太长———

  新闻背景

  目前北京市共有3000多名儿科医生,两所儿童专科医院——北京儿童医院和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有740名,占1/4;其他的三级医院有儿科医生671名,占22%;其余1600多名是在三级以下医院里。

  去年年底前,全市已有113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儿科,但是有不少家长反映,儿科急诊候诊时间太长。上周末本报对本市数家医院的儿科急诊进行调查,发现两大儿童专科医院夜间急诊人满为患,候诊区堪比候车大厅,候诊时间至少2个小时。相比之下,一些综合医院儿科不设急诊,即使有急诊,场面也格外冷清,它们很难分担儿童专科医院夜间就诊压力。

  ■家长患儿熬夜

  候诊至少两个小时

  即使在深夜11点,儿童医院急诊大楼一层人多得仍旧像火车站候车大厅,正在候诊的患儿和家长将两大片候诊区坐得满满当当,不少孩子在妈妈怀里睡得东倒西歪,还有很多家长找不到座位只能站着。116号房间是内科门诊,室内两名医生正在出诊,门外围着几名孩子爸,眼巴巴地盼着叫到自己孩子的号。护士说,如果现在挂号,至少得第二天凌晨1点才能看上急诊。一天的劳累加上夜里的困倦,在不到半个小时里已经有三位家长跟护士嚷嚷起来。让他们“火大”的原因只有一个:为什么夜里出诊医生这么少,为什么看个急诊要等这么长时间? 对于家长的质问,值班护士小尤没有立即作出回应,这是因为一方面她此时正忙得不可开交,为就诊患儿分诊,另一方面她对这种场面已习以为常,“家长们也不容易,”她在忙碌的空隙对记者说,“现在患儿还不算多,要是在元旦、春节流感高发期,现场候诊的患儿能达到80多人,要想看上病肯定得等4个小时。”

  此时,首都儿科研究所急诊室里的场景跟儿童医院完全一样,护士分诊台上孩子们的病历本码成高高的两摞,焦急的家长们把分诊台围得密不透风,小护士热得满头大汗,“两个小时,现在挂号至少在两个小时之后看上。”她对一位挤进人墙咨询的家长说。

  ■夜间医护人手少

  出诊怕上厕所不敢喝水

  儿童医院急救中心副主任高恒淼说,目前每天夜里在儿科急诊值班的大夫有四名,但是其中两名大夫需要承担急诊抢救任务。如果患儿有呼吸困难、口唇青紫、抽风昏迷等危及生命症状,那么在进门5分钟之内,医生必须给予抢救。这类患者每晚只有十几名,而其余绝大多数患儿属于非急诊指征范畴——发热、咳嗽数日等。据了解,儿童医院急诊每天晚上接待患儿240人次,其中非急诊指征患儿占六到七成。这意味着在夜间急诊,两名医生要为160多名患儿诊疗,这使得夜间急诊医生的工作压力非常大,“我们的大夫忙得连口水都喝不上,”高恒淼说,“他们也不敢喝水,怕上厕所耽误时间。”因为家长们带着生病的孩子白天晚上的往儿童医院里跑,使得医院人手明显吃紧,大夫们基本上人人都加班,每天至少要多工作一个小时。

  为什么不能多派几个医生出诊呢?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医院都缺儿科医生,例如朝阳医院儿科医生眼下就缺员1/3。主任秦选光介绍,按照门诊、24小时急诊、病房运转的规模,医院儿科的医生编制应该是18名,但现在只有12名。医生缺口太大,因此医院只能每天安排四名医生倒班出诊,白天是门诊,晚上就是急诊。儿童医院急诊中心副主任高恒淼也发愁,医院白天的就诊压力也特别大,如果医生都出夜间急诊了,“白天可怎么办啊?”

  ■儿科能力有限

  无法分担就诊压力

  去年年底,随着卫生部北京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普仁医院等12家综合医院儿科接诊,北京市所有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都按照北京市卫生局的要求开设了儿科门诊。北京市卫生局通报称,截至去年年底,北京市开设儿科的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有113家;儿科门急诊共860万人次,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3万人次,增幅达2.75%。

  但是北京已经有这么多综合医院开设儿科,却很难分担两大儿童医院的就诊压力。上周末的晚上9点半,记者在位于东城区的一家二级综合医院儿科急诊看到,这里冷冷清清,无人候诊,只有一位医生,正在为一名八九岁的小女孩看病,偌大的输液室里空空荡荡,只有一个小男孩在等候输液。而在同一天的晚上,已经接近午夜时分,儿童医院嘈杂的急诊室里,1岁多的小宇在妈妈的怀抱里烦躁的大哭起来,娘俩已经在急诊室外苦等了一个多小时。小宇妈告诉记者,今天下午下班回家后,发现儿子发烧、腹泻,吃了点药也不见好转,全家一合计,赶紧抱孩子往儿童医院跑。小宇家住西三旗,路远不说,还要在医院等几个小时,大人孩子别提有多辛苦了。但是小宇妈说:“这儿的护士头皮针一扎准,我们就认这儿。”

  据调查,本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儿科门诊专长多为小儿内科,也就是能看个发烧感冒拉肚子,其他复杂一点的病症,或者需要做某些辅助检查的病症,接诊医生均建议到两家儿童医院就诊。于是在综合医院儿科急诊吃过“闭门羹”的家长逐渐养成习惯,看病,尤其是晚上看急诊,首选两家儿童医院。

  ■三大原因导致

  儿科急诊“急”不起来

  原因一:儿科医生少。对于本市一些医院儿科急诊等候时间长的问题,市医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毛羽分析,本市儿科医生少,在某些医院,患儿较为集中,已经超出医院的承受能力。据了解,儿科医生少的原因主要是:儿科医生收入少、风险高,很多人不愿意干;培养周期长,学生毕业后考取儿科研究生,毕业后还要到住院医师培训基地接受三年培训、若干年的经验积累,方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儿科医生。

  原因二:技术水平不均。一位三甲医院儿科管理人员告诉记者,在综合医院里,儿科因为不挣钱,一直处于边缘科室,在人员编制和资金投入上都得不到医院的扶持。硬件、软件条件都跟不上,医生也不愿意承担风险,因此,对于稍微复杂一点的病症,医生都会把家长往专科医院支。 另外,大多综合医院儿科只设小儿内科,且多没有儿科诊疗器械,诊疗病种仅限于发烧感冒腹泻等。

  原因三:家长偏好。家长普遍担心二级医院儿科诊疗水平,因此喜欢扎堆儿科水平高的医院,甚至到了过分迷信的程度,感冒发烧等常见病也首选儿童医院就诊。此外,为了不影响孩子学习、家长白天上班不能请假等原因,家长喜欢在下班之后带孩子到医院看病,因此,一些不属于急诊的患儿在急诊时间段前来就诊,增加了儿科急诊就诊压力。

  ■文/本报记者 赵新培

  ■摄影/本报记者 陈柏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