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浦发银行

“劳模”李师傅 功夫全在“脚”上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7日00:00  北京青年报

  

“劳模”李师傅

■李金明每天要为20多位顾客修脚,经常连午饭时间也“牺牲”了(1 /2张)

   有一种感动,会在不经意间湿润了你的眼眶;有一种温暖,会不知不觉就融化了你的心。在纷杂的大千世界,这些人这些事,虽平凡,却直达我们内心情感的最深处。在“北京面孔”这个栏目中,我们讲述发生在身边的善行善举,分享故事中的主人公们积极乐观的人生。

  李金明,曾经是清华池浴池的“劳模”服务员。在40多岁的时候,他开始转型成为了一名修脚师,现在这位老“劳模”每天能够为二十多位脚疾患者进行修脚服务。对于李金明来说,修脚是他的饭碗,顾客是他的衣食父母。他甚至每天中午舍弃了午饭,也不能让老主顾失望而归。今天的北京面孔,将为您讲述修脚师傅李金明的故事。

  ■午饭难准时:顾客慕“劳模”名而来

  2月2日上午10点30分左右,清华池浴池2楼,李金明正在自己的工作室里给一位大妈修脚,这是他当天的第5位顾客了。旁边的沙发上,两名顾客还在泡着脚等待着。门外,三位顾客不时往门里探探头,看着修脚的进度。

  屋里的人们闲唠着李金明的服务水平。一旁泡脚的中年男子说自己今天是碰上的,“我挂号就正好给挂到这儿的。第一次到李师傅这儿来修脚。护士说李师傅是劳模。”正在修脚的大妈接起了话茬:“没错,就冲着这劳模,这是最好的招牌了。”大妈说自己之前是听别人介绍来的,已经来过几次了,“李师傅修脚的水平没的说,我还介绍我妹妹过来了。”她说李师傅的顾客大部分都是回头客,或者听别人介绍而来。

  李师傅戴着眼镜,低着头,一手捧着大妈的脚,一手用刀修理着大脚趾上的趾甲,始终一语不发,但是脸上始终带着微笑。大妈继续说着:“您看人家李师傅就不爱说话,低调,实在,不言不语的就把脚修好了,也不张扬。”旁边的人哈哈大笑,李师傅仍然没有言语,直到把最后一个趾甲修好。

  “我们不能多说话,尤其是用刀修这个甲沟,一分心容易划破脚指。”李金明利用给大妈上药的时候终于说出了一句话。等到把大妈的这趟活干完,已经11点了。“您这几点吃饭啊?”泡脚的男子抬头看了一眼表。“我们职工是11点吃饭,没事,给您二位修完了再吃也成。”

  大妈又言语上了:“李师傅您这吃饭得按点啊,我就没见过您吃饭按点儿的,我建议您这儿得安一个吃饭提醒器,到时候饭点一到就响。”李金明笑了笑,就说了一句:“人多,顾不上。”

  ■路上充饥20年接送孤老残障洗澡

  李金明这个“劳模”还是他当服务员的时候获得的。1980年,老李插队回来进入了清华池工作,当时他被分配做服务工作。起初他心里头还挺不服气,总觉着这是一个伺候别人的工作,低人一头。可那个时候,洗澡对于北京市民来说真是一件麻烦的事情。“那个时候真是排队上澡堂子,洗澡难也是一个民生问题。”李金明说在老师傅的帮助下,以及耳濡目染使他感受到这份工作的意义。

  上世纪80年代末,“清华池”组建了学雷锋小组。李金明从此开始了用三轮车接送老年人、残障人士到浴池洗澡的经历。一位盲人大叔是李金明的老主顾,老人是五保户,没有什么经济收入,全靠政府救济。多少年来,李金明都定期蹬着三轮去接他到浴池,为他搓澡。一天,老李去看望老人,老人躺在床上,伸出手,把他拉到跟前,对他说:“我就要走了,我会保佑着你,愿你好人一生平安。”说完老人拿出一个纸包,里面是他攒了一辈子的2000块钱,想送给老李。当老李婉言谢绝时,老人哭了,老李也哭了。

  老李坚持送顾客去浴池洗澡一直延续了20年。每次接完顾客,还要送顾客回家。为了能够不影响下午班,他中午饭只能在路上吃。“小摊上买几个包子,一边骑着一边就吃了。”老李说那个年代,大家想的也就是如何把工作做好,同时能省点就省点,挣点钱真舍不得都花在中午饭上。

  ■多年服务劳模拿茄子练修脚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本世纪,人们洗澡已经不再是件难事,“清华池”的威风也不如以前了,许多员工下岗或者离开了浴池。“不能让劳模下岗”这是当时“清华池”浴池的一个决定。这也意味着李金明不得不面临着转型:从服务员到修脚师。

  当时老李已经40岁了,但是为了自己能端稳饭碗,他也豁出去了。除了在店里跟老师傅学习修脚技术,拿着刀子削竹板;自己回家也不闲着,拿着刀子削茄子、黄瓜、土豆……“这跟削皮不一样,主要是要练手劲。”老李说经常为了练手,耽误了媳妇的做饭,“好在家里人都特别支持我,基本上什么事情也不让我干,就让我练修脚技术。”

  2004年,李金明熟练地掌握了嵌甲、灰指甲、滑囊炎、瘊子、足跟炎等病症的治疗方法,考取了劳动部门颁发的修脚师执业资格证书,正式成为修脚师。 老李干上修脚师以后, “劳模”成为了一种招牌,吸引着更多的顾客来找他;反过来,“劳模”也成为了老李工作的一个动力,支撑着他更好地为大家伙服务。“我怎么也不能砸了这个牌子啊。”老李说。

  每年春节,老李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单位度过,工作时间甚至还比平常日子多。“到春节,人家反而有时间来修脚了,特别是很多年轻人把陪父母来修脚当成一种亲情,一种过年的礼物。”老李说。

  不过,今年的春节,老李真的被感动了,为了一顿中午饭。“那是初三,一位老太太做完脚以后就走了,待会儿又回来了,端着一饭盒的饺子。”老李说老太太专门在旁边的饭馆给他买的,“人家也是看我过了饭点,又是春节,也是热心肠吧。”端着这碗饺子,老李说自己的眼泪一个劲儿地在眼眶里转,“这是我吃得最香的饺子。”

  ■带着年轻人下社区 坐车回来吃饭

  成为修脚师的老李,如今还成为了一名志愿者。清华池成立了一支“李金明修脚队”下社区服务。这支队伍以年轻修脚师傅和服务员为主,不过李金明经常跟着他们一道进入社区、养老院,给老人们义务修脚。

  老李说,他们每周两次去社区或敬老院义务为老人修脚服务,进行脚病知识宣传。他们在医院病房为临终老人最后一次修脚,在社区老人家为行动不便老人修脚。老李说给老人们修脚最难适应的就是“味道”,即便戴着口罩也能够闻到那种强烈的异味。

  “我们就是干这个的,尤其现在年轻人干得要比我们多,人家年轻人都不怕,我还怕什么啊。”老李说其实现在条件已经相当好了,“清华池”还给小队配了一辆专车,“现在学完雷锋,可以坐车回单位吃饭,不用再去大街上喝风就包子了。”据了解,这些年来服务队共计到全市540个社区或敬老院、为29000多老人免费修脚。

  ■摄影/本报记者郝羿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