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浦发银行

代表委员把脉个人信息安全现状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3月01日14:38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1日电(记者孙铁翔、邹伟)刚买了私家车,推销车辆保险的电话就铺天盖地;刚生完孩子,推销奶粉和婴儿用品的电话如“约”而至;刚办了银行卡,各种理财的短信息就接踵而来……

  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如何保障个人信息安全,再次引发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高度关注。

  隐私成“公开的秘密”

  “车已经买了很多年,但平均每个月都会接到有关车辆保险、服务的推销电话或短信!”说起因个人信息被泄露受到的困扰,来自湖北的全国人大代表叶青很是无奈。叶青说,他在生活中还时常接到商场促销、机票折扣、贷款等各式各样的广告短信,其中也不乏大量诈骗短信。

  有过同样遭遇的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律师协会会长韩德云说,当前,所谓个人信息泄露,不仅仅是私人电话号码被别人获知这么简单。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码等一些属于隐私范畴的“个人数据”,都已成为兜售的商品。

  全国政协委员孙贵宝说,日趋严重的个人信息被滥用现象也给一些诈骗犯罪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并从过去的“猜猜我是谁”变化为现在“知道你是谁”,给大家辨别信息的真伪造成很大困难。

  然而,代表委员们普遍反映,虽然人们对泄露个人信息隐私的行为深恶痛绝,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需要在一些网站、商家、单位,甚至政府部门登记个人信息,因此当事人也难说清信息是从何处泄露出去,更不知如何更好地保护个人隐私。

  保护缺失难寻“安全感”

  “目前,我国对于个人信息等隐私权的保护,尚没有出台专门的法律。”韩德云代表说,虽然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对个人信息保护有所涉及,但这些规定零散地分布在各部法律之中,相关保护条款内容不集中、阐述不清晰、适用不明确、范围受局限、处罚不具体,因而可操作性差。

  部分代表委员指出,由于透露个人信息的环节较多,要查证是哪一环出了问题,并不容易。而取证难,也使这些“源头”一次次逃过了法律制裁。

  此外,个人的“不作为”也助长了信息被窃取的势头。叶青代表说,面对个人信息遭到滥用的状况,仅有很少的公众进行过投诉或者提起过诉讼,其中极少数人通过投诉或诉讼获得了救济或者达到了目的。

  谈到个人信息泄露可能带来的深层次危害,来自黑龙江的全国人大代表孙桂华认为,如果人们普遍对个人信息没有安全感,很可能拒绝任何信息处理或提供虚假信息,结果很可能是严重制约了社会信息的自由流动。

  加快立法迫在眉睫

  代表委员呼吁,当务之急是要加快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立法步伐,对个人信息保护进行单独立法,通过立法在我国尽快建立个人信息保护制度,为公众创造一个良好的信息安全环境。

  据韩德云代表介绍,立法保护个人信息,是国际上通常的做法。按照国外有些国家法律规定,个人信息一般“除非经过本人书面申请或预先的书面同意,任何办事机构都不得通过任何通讯手段,向任何人或任何其他机构泄露记录系统中有关个人的任何记录”。否则,法律机构将追究其民事和刑事责任。

  孙桂华代表认为,信息保护立法要考虑增强立法可操作性和公民信息权可救济性。这要求法律在条文设计上不仅规定公民个人信息权利范围和保密义务,更需要具体设定国家公权力相关职责。

  “保护公民个人信息是保障个人生活安宁,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叶青代表说,立法不是目的,只是为了通过立法加大对非法窃取、买卖个人信息行为的打击力度,从而遏制住当前其日益猖獗的势头。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25)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