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民建中央等联名提案呼吁巩固实体经济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3月05日01:23  经济参考报

  □记者 孙韶华 梁嘉琳 李唐宁 北京报道

  实体经济发展在今年两会上备受关注。《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获悉,民建中央、农工党中央、全国工商联今年联名提交了《关于强本固基维护实体经济坚实基础的提案》。这份提案由民建中央等党派、团体深入跟踪调研中小企业和实体经济发展现状之后联名提交。

  3月3日下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开幕当天,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表示,今年人民政协将以“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议题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2011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努力营造鼓励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

  当前发展实体经济已经非常迫切并具有战略意义。因而,《关于强本固基维护实体经济坚实基础的提案》中着重提出“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高度重视如何巩固实体经济的坚实基础,营造实业致富的市场环境,采取有效措施缓解中小企业生存困境,防范产业‘空心化’的潜在风险。”

  上述民主党派、团体对实体经济调研之后,认为造成当前实体经济困境的原因主要有:多种因素叠加使成本攀升;过度垄断使民间资本投资无门;国际需求萎缩、中小企业产能过剩;实体中小企业面临融资难、用工荒等多重困境;实体经济和非实体经济之间投资回报反差巨大;中小企业创新转型资源不足等。

  不少代表和委员表示,现在做实业不如做投机和投资赚钱多、赚钱快,比较利益诱导要素流向非实体经济,这是制约实体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防范产业“空心化”的潜在风险,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也成为今年代表委员们热议的焦点。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表示,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最大的就业容纳器和创新驱动器,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维持经济社会稳定中发挥着中坚作用。金融体系脱离服务实业的本位、社会资本“脱实向虚”、实体企业面临生存困境等潜在问题逐步显现,不断侵蚀实体经济基础,我国经济面临产业“空心化”的潜在风险。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实业“空心化”是很值得注意的问题。在比较利益的权衡之下,经营者感觉做实业辛苦受气,回报率没有相对稳定的预期,因此宁肯去炒绿豆、炒股票、做房地产。但事实上,在金融发展过程中,资金向虚拟经济过度流动并不是一个健康的状态,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体制方面、金融环境方面、以及对企业家引导等方面综合努力,使得偏重于虚拟经济的倾向得到矫正。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银监会主席助理阎庆民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支持实体经济应包括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解决中国东中西部、城乡差距问题,支持文化教育等这三个方面。他还指出,防止实体经济“空心化”,企业不能偏离核心主业,对央企尤其不允许。这不仅对社会进步没有改善,还酝酿了巨大的流动性风险。

  民建中央表示,金融要更好为实体经济发展,实体经济是生产力的集中体现,是综合国力的物质基础,是一国应对风险的坚强后盾。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与金融支持密不可分。

  民革中央指出,发展实体经济应着重吸引经济社会资源增加投入,通过制定财政优扶政策、税率调整政策、金融支持政策、人才培养政策等手段,切实减轻实体企业负担,才能不断改善实体经济发展的环境,增强吸引力。

  致公党中央认为,真正实现我国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既要考虑当前如何稳固实体产业的既得优势,又要从长远出发,实施一系列推进行动计划。

  为解决实体经济发展的困境《关于强本固基维护实体经济坚实基础的提案》提出四点具体建议:一是重视民间资本的投资渠道的拓展,加快垄断行业改革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拓宽实体企业的发展空间;二是努力减少投机暴利,限制投机暴富,挤压“炒”经济的空间,高度重视产业链上游过度垄断和下游过度竞争造成的“两极分化”,向垄断行业征收暴利税;三是政府和企业要联手应对高成本,防止多种因素叠加过快推高成本致使大量企业“硬着陆”,积极财政政策要以减税为中心,增加实体企业的利润空间;四是改革金融体制,放宽民间资本设立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使民间金融从“地下”野蛮成长转向“地上”理性发展,实现实体经济与金融体制的良性互动,让金融回归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本位。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17)

> 相关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