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媒体关注政府工作报告变化:今年70次谈到改革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3月05日23:43  央视《新闻1+1》

  2012年3月5日央视《新闻1+1》播出《2004-2012:改变与改革》,以下是节目实录:

  (节目导视)

  解说:

  今天,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开幕,温家宝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

  温家宝:

  今年是“十二五”时期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也是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

  解说:

  GDP增长目标,八年来首次降到8%以下,一个7.5%,一个7%,2012、2004究竟有何不同?

  温家宝:(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

  中央提出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7%左右。

  解说:

  这是2004年的声音。

  温家宝:(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今年是我国改革和发展十分关键的一年。

  解说:

  这是2012年的决心。

  温家宝:

  抓改革就是要以更大的决心和气力推进改革开放。

  解说:

  变化的国情,不变的改革需求,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如何呼应社会期待。

  《新闻1+1》今日关注“改变2012”。

  主持人(白岩松):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

  今天最重要的一个新闻毫无疑问是上午开幕的人大和在开幕式上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随着这些年,人们对政府工作报告以及“两会”的关注,越发感觉到政府工作报告不仅仅是给现场出席会议的代表和列席会议的委员们在作的报告,而是给全国所有的人作的一份述职报告。

  我们很关注,报告作完了之后从媒体的角度来说,把什么当成了最具新闻点的标题呢?似乎也能反映着人们在听完报告时候的第一新鲜感受。结果在下午一直到晚上注意到,最多的标题体现在这样的层面上,确定了“今年GDP目标八年首次低于8%”、“八年首降”、“八年首次低于”、“首次低于”等等,当无数这样的标题扑面而来展现在我们眼前马上联想,八年前上一次GDP目标低于8%是什么时候?查了一下政府工作报告,在2004年温家宝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当年GDP的目标低于8%。很巧,在2004年是温家宝以总理的身份第一次作政府工作报告,那个时候政府任期已经运行了一年。而今年当温家宝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的时候本届政府的任期还有一年,各自有两个一年。而且还有两个数字反映了这八年间的变化,来看一下,第一个,从国内生产总值的角度来说,在200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告诉全国人民,在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是11.67万亿元,2011年是47.2万亿元,八年期间增长了4.04倍。另外一个数据,财政收入,在2003年,也就是200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是2.17万亿元,到了2011年已经变成了10.37万亿元,增长了4.78倍。是不是这八年的时候要展现成绩?成绩其实放在那不用再说了,而且往往成绩跟幸福惊人相似,但是挑战和困难大有不同,透过这八年,现在的中国又在面临哪些挑战?要改革什么?回到今天上午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

  (播放短片)

  解说:

  今天上午9时,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大约两小时的政府工作报告究竟会给大家带来什么信息?

  温家宝:

  今年是“十二五”时期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也是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我们要克尽职守、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绝不懈怠,交出一份人民满意的答卷。

  解说:

  2011年的工作回顾,今年的工作部署以及主要任务,这份长达36页的报告,几乎每一点都涉及到国计民生。而2012年,究竟会怎样呼应社会期待,给公众的生活带来实在的变迁,也都成为媒体聚焦的内容。

  温家宝:

  提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是综合考虑了收入性通胀因素、要素成本上升影响以及居民承受能力,也为价格改革预留了一定的空间。

  解说:

  在今年的报告中,温总理坦诚,2011年物价调控目标没能完成,面对今年的有可能的物价反弹压力,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并被放到了主要工作任务当中。

  温家宝:

  今年,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细颗粒物(PM2.5)等项目的监测,2015年覆盖所有地级以上的城市。

  解说:

  2011年,PM2.5这个生疏的词汇开始迅速升温,从能否开展这一监测的讨论出发,到如今已经有了明确的时间表。

  温家宝:

  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40元,全面推开尿毒症等八类大病的保障,将肺癌等12类大病纳入保障和救助的试点范围。

  解说:

  医保范围继续扩大,额度继续提高,而那些得了某些大病的病人,不再需要等待幸运的爱心捐赠。有人评价,这将惠及上千万人,是真正的大事、正事。

  温家宝:

  农村中小学布局要因地制宜,处理好提高教育质量和方便孩子就近上学的关系,办好农村寄宿学校,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加强校车安全管理,确保孩子们的人身安全。

  解说:

  2011年,西部孩子的小餐桌,农村孩子们的上学路都成为社会焦点,要解决这些问题,管理和投入必不可少。

  今年的报告中,温总理也提到,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编制预算,地方也要相应安排,确保实现这一目标。

  从日常生活的物价到关乎身体生命健康的空气质量、医疗救助以及孩子们的安全,这些最直接的民生关切都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所体现。对于会场之外的公众而言,期待着这种政策的落实。

  主持人:

  在关注今天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恐怕还有另外一种关注,对于本届政府来说任期还有一年。在政府工作报告里温家宝总理也强调了这一点,还剩一年的时候就有三项不同的任务,一个是抓紧时间,要在这一年里真正解决的,还有一种是尽可能地去推动,并且解决相当大的一部分,不给未来留太多难题的,还有一种是开个很好的头,但是事业是一个接力比赛,然后给一个很好的接力棒,交到下一个政府的任期当中。

  从今天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也看到了很多第一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新的词,比如说PM2.5。这个PM2.5显然如果按照正常的节奏来说,可能要后年或者大后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才可能写到,甚至不会那么明确写。但是没办法,在2011年全社会对这个概念由陌生一下子变得极其关注,因此政府工作报告也呼应了老百姓的这种期待,就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像校车等等也是新词,教育经费占整个GDP的比重明确4%,其实这个目标是过去很早就提出的,但是今年真正明确了,很多人会格外感到高兴。

  接下来要作比较,节目开始说上一次目标GDP低于8%,是2004年。在2004年,温家宝总理第一次以总理身份作政府工作报告之前,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是什么,而今年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又是什么?八年时间。八年前,全社会关注的第一是反腐败,第二是教育收费,第三是社会治安。八年后,大家更关注的是跟自己紧密相关的,排在第一位的是社会保障,第二位是收入分配,第三位是医疗改革。其中也有重叠的,比如收入差距和收入分配等等,大家都会关注,因为毕竟跟自己有关。也有过去没关注,现在开始关注的,像房价调控,但是也有像社会治安,现在这个问题解决得还相对不错,大家关注得还比较少。

  这么一比较,恐怕更多的人就好奇了,2004年是在什么样的一种背景下?来,回到200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去。

  (播放短片)

  温家宝: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

  解说:

  今天,当政府工作报告中将2012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的目标定位在7.5%时,这个数字迅速成为媒体放大的焦点。

  温家宝: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略为调低,主要是要与“十二五”规划目标逐步衔接,引导各方面把工作着力点放到加快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以利于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

  解说:

  而媒体迅速注意到,这是增长目标八年来首次低于8%,上一次出现在200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之中。

  温家宝:(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

  中央提出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7%左右,既考虑了保持宏观调控目标的连续性,也考虑了经济增长速度与能源重要原材料、交通运输等实际条件的衔接,减轻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这也有利于引导各方面把主要精力放在深化改革、调整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把更多的财力、物力用在社会发展和加强薄弱环节上。

  解说:

  把更多的财力、物力用在社会发展和加强薄弱环节上来,面对2003年的非典冲击,政府决策也在做出调整。

  温家宝:(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

  非典疫情蔓延,集中暴露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我们从政府工作的着力点和财政投入等方面及时做出必要调整,推动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解说:

  也是在2003年,包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试点等工作开始展开。根据今天的政府工作报告,2011年各级政府对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的投入,全国财政支出2.82万亿元,社会事业的进步有目共睹,但新的民生关切也在出现之中。200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之中,物价并未提及,而今年则多达十几次,而在价格之中,民生最为关切的问题之一就是房价。

  温家宝:

  我们坚定不移地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确保调控成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解说:

  在200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之中,同样并未提及的还有节能减排。

  2003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11.67万亿元,而去年已经增加到了47.2万亿元,国力增强的背后也是国情的变化,两个同样是低于8%的增长目标,所蕴含的意义的差别也值得关注。

  主持人:

  在2004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第一次超过1000美元,用当时的汇率来算,迈上了很大的台阶。八年过去了,现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按现在的汇率算是人均4180多美元,翻了四倍还多,当然这是成绩,可是其实挑战也很多。

  看两次政府工作报告的不同,在2004年针对“物价”这个关键词一次没有提过,但是在2012年时提了13次,显然物价在2011年给我们的刺激比较大。再看,在2004年时“房价”一次没提过,但是2012年提了两次,这个不出乎大家的预料。“民生”在2004年一次没提,2012年提了13次,并不是2004年不注意民生,而是那个时候大家还几乎没用“民生”这个词。“教育”在2004时提了28次,到了2012年提了33次,可见对教育更加重视了。“改革”非常意味深长,在2004年是“改革”在这几年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提得比较多的,56次,但谁也没想到,今天提得更多,提到了70次,而且要进一步深化。

  针对这八年之间的变化也有一些问题向专家请教。接下来我们就要连线中央党校辛鸣教授。辛鸣教授,您好。

  辛鸣:

  您好。

  主持人:

  第一个问题,您怎么看待事隔八年之后,我们GDP的目标又回到了8%以下,上一次2004年提完这个目标之后,目标只是7%,但是那一年完成了9.5%,你觉得这一次会不会提了7.5%,其实到明年的时候还会很高,还是可能不会像2004年那样?

  辛鸣(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之所以这两年都提到7%,尽管这个数字可能有相似之初,但是原因跟背景是不同的。2003年,由于我国固定资产过快,经济有偏热的一种状况,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确立了7%的预期目标,希望让经济降降温。而今年的7.5%,则是考虑了整个经济由于有下行态势的背景,在这个背景下就是想快也快不了,再加上又要保持来之不易的物价水平基本稳定的态势,而且同时更重要的,要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战略要求留下实践的空间。所以我们做出了这个要求,但是千万不要低估这一速度,如果这一速度是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前提下实现的,它的实际含金量不亚于过去的10%。

  主持人:

  接下来要继续关注2004年和2012年这两个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所体现出的同和不同。

  (播放短片)

  温家宝:

  政府工作仍然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节能减排、物价调控目标没有完成,征地拆迁、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收入分配等方面的问题还很突出,群众反映强烈,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廉政建设急需加强。

  解说:

  政府工作仍存在不足,今天温家宝总理的这个表述也被广泛报道,实际上这样的坦诚也一再地出现。

  温家宝:

  我们还清醒地看到,有些政府工作人员存在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奢侈、浪费、弄虚作假甚至贪污腐败,政府自身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十分艰巨。

  解说:

  也正是在200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之中,专门有关于政府自身建设的内容,涉及到职能转变、依法行政,人民监督等内容,而在今年这样的改革还在继续。

  温家宝:

  更加注重勤俭节约,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大力精简会议和文件,深化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进一步降低行政成本。

  解说:

  改革,也正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关键词。

  温家宝: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正确抉择,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大胆探索,以更大决心和勇气继续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等各项改革,破解发展的难题。

  解说: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还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全篇70次谈到改革,今天当温家宝总理作完政府工作报告,这样的数据也被迅速统计出来,他在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着政府的决心。

  主持人:

  非常耐人寻味的是,在200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作完了之后,相关的评论很少会把改革当成关键词,但是这一次在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之后,相当多的媒体都注意到了这70次改革的提法,其实在“两会”召开之前,相关与改革有关的评论就非常多。

  为什么今年这么多人在关注深化改革这个概念?接下来继续连线辛鸣教授。

  辛鸣教授您好,您怎么看待我刚才这个疑问,为什么这次政府工作报告当中会提出70次的改革,而整个社会氛围都觉得要进入深化改革了。

  辛鸣:

  一个方面,改革是我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永恒主题,改革又是我们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法宝,所以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改革是理所当然的。

  今天的中国社会,我们进入到了难得的改革窗口期,甚至可以说是稍纵即逝的改革机遇期。在这个阶段,如果我们抓住了,做对了,就可能事半功倍;没抓住,错过了,就算再补课,也将是事倍功半。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强调改革、重视改革,是希望我们通过改革来解决今天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

  主持人:

  甚至从某种角度来说不改革也不行了。

  辛鸣:

  对,在这个意义上我还可以讲一句话,我们社会对改革的期望值越高,对改革的呼声也就越高。

  主持人:

  非常感谢辛鸣教授接受我们的连线采访。

  其实在今天的政府工作报告跟2004年还有一个很大的区别,那个时候会以效率为优先,而今天会感觉公平已经增长得非常快,成为全社会追求的一个共识。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56)

> 相关专题:

 

相关专题 2012年全国两会

更多关于 政府工作报告 改革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