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人大代表建议降低增值税税率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3月06日02:49  新京报
李东生 李强 摄 李东生 李强 摄

  企业税负一直是两会“热点”话题。全国人大代表、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认为,运用补贴的方式易滋生漏洞,产生不公,下一阶段再推消费政策应运用减税的方式。他指出,目前企业税负较高,建议降低增值税税率,为企业成长创造更大空间,此外,他还建议减免企业利润转投资的所得税。

  “违法获补成本不高”

  新京报: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刺激消费政策已经结束,政府也在酝酿推新一轮的拉动内需政策,你怎么看?

  李东生:家电补贴的整个方向我个人认为是有问题的。补贴到农村的行政管理成本很高,很容易产生中间漏洞,造成不公平。我觉得应该用长效性的机制,用结构性减税的方式来扩大市场的需求。如果把增值税标准调低,所有的消费者都可以受益,不会花费太多行政成本,简单易操作。

  新京报:你说提到补贴会产生不公主要表现在哪里?

  李东生:返补贴时会产生分配不公,补贴是针对卖到农村市场上的产品,但有些企业会把没卖到农村市场的产品用卖到农村市场的方式,拿到补贴,所以前两年财报好看。

  但是国家付出的成本和目标消费者拿到的是不对等的。减税和补贴都是为了拉动内需,但减税更加直接有效、公平。但是违法获得补贴的证据不易找,违法成本不高,而税收如果违法成本很高,找到违法证据相对容易。

  新京报:你认为如果税率调低,企业就会降低产品价格,但实际上有的企业减税未必会降价。

  李东生:可以说所有的消费行业一定会产生这样的(降价)结果。理由是,目前所有的消费产品行业都是供过于求的,企业竞争中,产品技术创新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就是成本效益的增长。所以税率的调整,一定会反映到成本效益上,因为它并不是一个短缺经济,它是一个比较明显的供过于求的状况,税率调整应该立马可以在产品售价上反映出来。

  “税负较高,压力很大”

  新京报:TCL对现有税负感到有压力吗?

  李东生:有压力,去年企业净利润16亿,我们的税收是42亿左右。别人问我为什么交这么多,我肯定不愿意多交税,是按规定纳税。但现在税负确实比较高,压力很大。

  新京报:企业减负减税也是两会重点,你对目前的营商环境怎么看?

  李东生:减税减负,我主要是希望减增值税,来拉动国内需求,对企业业务成长创造更大的空间。另外希望企业利润转投资减免所得税,以往对外资企业有这个优惠,企业赚的钱转投资是可以不交所得税的。我建议对所有企业以后的利润转投资部分减免所得税,一是鼓励消费,二是鼓励再投资,三是减政府行政性收费。

  除了税收之外,还有行政性收费,低维费、教育附加、城市建设费,这些都是二十年前政府财政收入很少的时候,入不敷出,在税外加了一些收费。现在各级政府财政收入已经占了GDP22%,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11%左右到现在是22%,政府是有能力把税外的行政性收费减免,费在我们给政府交的税费当中占的比例是不小的,占了百分之十几。如果这部分减免了最好。

  新京报:你建议要提高直接税的比重,直接税的比重应该提高多少?

  李东生:直接税比重应该是多少,由专家去研究。这几年个税增长还是比较快的,对于个税来讲,存在一个规范征收的问题。目前个税当中流失的比例还是比较高。撇开税率,就按照现在的税率征收到位,甚至把最高税率适当调低一点,但是规范征收,可能个税收入就可以增加。

  本报记者 刘兰兰

  【议案要点】

  1大范围推广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避免重复征税。

  2进一步降低增值税税负,将17%的基本税率降为15%,将实行13%税率的降为11%,对生活必需品实行5%左右的低税率或免税。

  3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实行更低的增值税率。

  观点

  ●论参政

  “公众表达自己意愿,行使公民权利的制度性安排太少。所以公民没有觉得我有权来参与国家事务。现在公民一人一票是选区的人大代表,能够选村长,市长还不能选。这些问题在以后的体制改革中是回避不了的。”

  ●论社保

  “政府应该把更多的公共资源,转到社保上去。不能靠现在人交的钱去支付已退休人员的额外社保。政府现在掌握很多资源,包括很多国有资产。应该把一部分国有资产在市场上变现,放到社保基金里面去,来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保架构。”

  ●论家电回收

  “现在我们产品出口到欧洲和美国是要给当地交处理费的,如果我们自己回收拆解,这个费用就可以少收或不收。所以我建议国家在这个禁止旧家电进口政策上能够开一个试点的口子。”

  (刘兰兰)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56)

> 相关专题:

 

更多关于 增值税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