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冯骥才:文化强国首先要有清晰国家文化形象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3月08日15:28  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3月3日电 (人民网前方报道组) 今天15时,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将在人民大会堂一楼举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记者会。全国政协委员冯骥才、王健林、单霁翔、尹力、樊锦诗、张和平围绕文化问题答中外记者问。

  新华社记者:冯委员您好,请问在您看来文化强国的内涵和标准是什么?如何实现? 

  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冯骥才:文化强国是这样的,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强国非常必要,我们经济越来越强大,但是社会的文明是一件大事,社会文明离不开文化的建设,文化强国是一个目标而不是一个理想,文化强国必须有一个具体的内涵和标准。现在知识界正在积极讨论文化强国的标准是什么样的,我们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标准,或者我们把国家建成什么样才能被称为文化强国。

  这里我谈一下我自己的看法,我们要说的是文化强国首先要有一个清晰的国家文化形象。从我国的历史文化来看这是非常清楚的,但关键是我们未来文化强国的文化形象应该是清晰的,因为我们是一个文化大国是毫无疑问的,在这一点上我们很骄傲,但是这是我们历史创造的。文化强国是我们的目标、我们的未来、我们的追求,所以我觉得未来应该有一个非常清晰的国家文化强国的形象,应该有一个鲜明有力的为我们公民所自信的文化精神。

  第二个标准就是在文艺作品中,我们需要有一大批深入人心的时代经典创造出来,任何国家和民族在文化强盛时都有一大批作品支撑着。

  第三我们还要有一个真正能成为国民经济支柱的文化产业。我对文化产业有一个看法,我觉得对于产业来讲一定要追求经济收益的最大化。但做的既然是文化产业,文化本身是精神性的,这就是要担负文化责任,这就要担负传播真善美的责任,不能唯利是图。当然,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最后用了“三个化”我觉得也应该引起文艺界的注意: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

  第四就是我们的终极目的,我们的文化强国最后建成什么样,就涉及到文化的终极是什么,我觉得文化的终极是社会文明。所以在这里我特别想提一个概念的思辨,过去我们说经济社会,在改革开放之前一段时间我们政治社会说得太多了,而现在我们提的是经济社会。经济社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提法是说我们整个社会的血液活跃起来了,社会充满了活力。但我们经济发展到今天,我觉得文明更重要。我建议有关部门思考一下是不是应该提“文明社会”了,我觉得“文明社会”包容得更大,既有物质文明又有精神文明。因此,第四条标准就是我们要建成一个高素质的、文明的社会,我们全民是一种高素质的文明,拥有高素质的文化,在这种品质下我们才能成为一个文化强国。以上四点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相互关系着的。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