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委员称我国教育矛盾在优质教育资源严重短缺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3月09日15:31  新华网

  2012年3月9日15:00,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在梅地亚两会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全国政协委员钟秉林、张平、郗杰英、李和平、刘长铭、赵丽宏出席记者会,谈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并回答记者的提问。

  [安徽商报记者]现在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分配,社会上有一个说法,寒门难出贵子,请问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想请两位校长和李和平委员谈一下。

  [教育界委员,民进中央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 李和平]这位记者刚才谈的问题,应该说目前是一个事实。这种情况不能长期持续下去,已经引起了全社会和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且已经在采取一些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比如以义务教育阶段为例,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这是教育公平的一种基本需要。现在各个地方,我来自安徽,所以对安徽情况比较熟悉,在项目的设置上、经费的分配上,特别是在教师资源和校长资源的保障方面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使得我们城区、城乡,包括一些偏远的地区,在条件改善了的背景之下,逐渐在师资队伍建设和校长队伍的建设出台了一些特殊的政策,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希望这种差距要逐步缩小,这样保证我们义务教育均衡的目标能够有效实现,这方面已经在做工作,也是可以有工作可做。并且我们从地方了解的情况来说,已经有明显的成效。

  [钟秉林]这位记者朋友提到了一个很深入的问题,首先是关于教育公平的问题。首先,人员在社会中进行流动,在不同的社会阶段中进行转换是现代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其次,促进教育公平很重要的一方面,我们要关心刚才提到的一些社会弱势群体,我认为中国教育矛盾在于,优质教育资源严重短缺,满足不了老百姓需求,解决这个矛盾的治本方法是拓展优质教育资源,就是提高质量,我们把好的学校办多了,刚才这位记者朋友提到的问题就可以得到缓解。但是提高质量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为办教育不像办企业,它是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我个人认为,从大学而言,一些重点建设大学、高水平大学,包括“211”、“985”的大学应该高度关注教育公平问题,应该为促进教育公平做出贡献。我举个北师大的例子,根据我现在统计,北京师范大学全职在校学生2万名出头,在全市学生当中,来自西部地区的学生占到40%左右,来自农村家庭的学生占到1/3左右,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占到了25%,也就是1/4左右,来自少数民族的学生占到11%左右,在北京仅次于中央民族大学,而我们学校的女性学生占到50%以上,在本科阶段已经超过了60%,我提到的像西部地区、农村地区、家庭贫困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女性学生,这都是我们社会广泛关注的所谓弱势群体,我刚才举的这些数字,起码在教育直属大学里,或者“985”工程建设学校里,这些数字都是位居前列的,但是我个人很遗憾的是,在目前国内每年颁布的各种各样的大学综合排行榜的指标体系中,没有一个排行榜能够把这些反映高水平大学为教育水平做出贡献的这些指标作为其中的指标来对大学进行评价,我希望在座的媒体朋友今后在这方面也帮助我们呼吁一下。另外,我也希望政府能够重视我们在这方面为社会公平、为教育做的贡献,在经费上给予倾斜,以视鼓励,引导其它高校也重视教育公平的问题。

  [刘长铭]我介绍一下北京的情况,北京属于教育比较发达的地区,但是城乡教育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北京市委市政府也是高度重视这个问题,从今年开始,实施中小学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据我所知,至少有两件促进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工程列为政府的实事。一是鼓励中心城区的一些学校在城乡新区建设分校,这是城乡新区中小学建设工程,而且明确要求要实施一个法人一体化管理,不是说一个学校在那边挂一个分校的牌子就可以了,对于资源输出的学校,市委市政府予以奖励,并且补充一些编制来促进学校的老师到郊区新的学校任教。二是北京从今年开始有一个工程叫“北京数字学校”,组织北京市最优秀的教师,在今年要提供9500节网络课,然后免费提供给全市各个学校。这两件事情据我所知都被政府列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实事,现在正在抓紧落实。因为我也加入到这个工作当中,我们也在新建的新区建这个学校,而且明确要求我去当法人,我们的教师编制中有一些就是要派老师到那些学校去工作。所以,我想这是一个非常实实在在的工作,我相信这个工程真正落实了以后,北京地区的教育均衡发展一定会有一个很大的发展。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56)

> 相关专题:

 

相关专题 2012年全国两会

更多关于 教育公平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