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2012年全国两会专题 > 正文
3月13日一早,在梅地亚宾馆二楼的新闻中心,记者拿到了本报唯一的一张请柬:“14日10点50分,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会见采访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中外记者,并将答记者问,请出席。”
这张请柬的珍贵在于,只有拿到这张请柬,并同时持有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证,才有机会面见总理。人大新闻组的工作人员递给我的时候,装在一个简约但精致的白色信封里,请柬封面是白色的硬纸张,“请柬”二字采用金色宋体,封面最下面印着人民大会堂的轮廓,颜色同样是金色。打开后,里层纸张的左边是英文,右边是中文,白底红字,落款“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发言人李肇星”。
14日早晨8时刚过,我就来到了人民大会堂,可台阶上下早已排起了长长的队伍,都是前来“占位”的记者。一位媒体同行告诉我,他们5点就来排队了,居然前面还有两个记者来得更早。
当我进入到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的时候,中间前排位置除了大面积的预留位置外,已经都被“占领”完了。我急忙选择了主席台左侧的位置,而左侧前三排的大部分位置已经被预留,剩余后排的靠边位置也在预留行列。我的位置前面是央视主持人撒贝宁,后面是亚洲新闻社的记者,右边是北海道新闻名叫佐藤千岁的记者,左边是法晚记者。在等待的一个多小时里,我们这边基本成了拍照区,互相合影留念。
会场不间断地传来工作人员大声维持秩序的声音,大抵所有的记者都在紧张地占位,寻找更好的位置。而在座位后面早已搭起了高高的台架,摄影记者在上面架好了机器,一眼望去是一个比一个长的款式各异的镜头。
大概是往年常会出现早早来“占位”的情形,金色大厅对面的澳门厅为早来的记者们准备了茶点,大概三样漂亮的小点心,还有咖啡,奔忙了一大早的记者们终于得了一点闲,同行间可以休闲地聊几句,也有摄影记者不辞辛苦扛着大设备在此拍摄“吃相”。不过,记者从金色大厅出去的时候,务必需要向保安要回刚才进来时交出的请柬,否则一样被剥夺再次进入的权利,几名记者因此被挡在了门外,冤枉地跟保安们理论着。
10时多,大厅已是黑压压一片,除了坐着的还有站着的,走道里不少记者正在摆姿势拍照,记录这一难得的机会。来得晚的记者中,胆大者撕掉了贴着的“预留”字样,可现场穿制服、耳后戴着对讲机的工作人员很快就发现了“猫腻儿”,预留座位的号码竟然可以脱口而出。
我所在的左边位置是总理一会儿要走出来的地方,不少摄影记者早早地就等在了这里。随着照相机们猛烈的“咔嚓咔嚓声”,就坐的记者们意识到了:“总理进来了!”几乎所有的人都站了起来,伸长了脖子,总理一跨进金色大门,就高高挥臂,面带微笑向记者们示意问好。总理走得很快,大步流星,整个过程一直向记者挥手问好,身后跟着李肇星和翻译。
总理在主席台坐定之后,全场立刻安静了下来。他语调很慢地说,这是自己在两会之后最后一次同大家见面了,他会在最后一年“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永远和人民在一起”。第一个提问是让总理谈谈对自己履职的评价,显然总理刚刚开场时的情绪还没有平复,这个问题回应得很动情,他说真诚希望人民忘掉他、忘掉他做得有益的事情,并随着日后长眠地下而湮没无闻。但动情中不乏坚定,他说在最后一年里会像一匹负轭的老马,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松套。谈及履职期间那份问心无愧,他说,“我敢于面对人民、面对历史。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在翻译的间隙,总理不时地抽空喝口水,整个答记者问持续了三个小时,期间中外记者们抛去了很多“敏感”的话题,涉及政治体制改革、王立军事件、“吴英案”、“拍砖”等等,他都一一做了解答。现场总理有很多手势,每当这时候,就会立刻响起一浪一浪的“咔嚓咔嚓声”。将近最后,李肇星几次起身与总理私语,可能担心总理身体是否还能抗得住。
已经回答了两个多小时,总理说,如果大家不累,就再回答两个问题。知道就剩两个问题了,记者们“攻势”更加猛烈。同排左边隔着两个位置的日本男记者直接半站着喊:“日本记者,日本记者!”但很可惜,路透社得到了最后一个问题的机会。右边的日本记者有点抱怨,“给了美国记者两次机会没有给日本记者。”
总理回答完最后两个问题,已近下午两点,他笑着问台下:“我认真地积极地没有任何敷衍地回答了记者朋友的每一个问题,整整三个小时了。是不是可以结束了?”
随后,记者们向前涌去,跟总理握手,预留位置中的保安急忙维持秩序,一名男记者被保安按下。很多人像我一样,企图拉开前面的椅子冲向前去,没想到的是所有的椅子都被绑在了一起,根本拉不开,有的记者干脆脱了鞋站在了椅子上,有的记者直接穿着鞋翻过了椅子,耳朵里听见大家在喊:“总理!总理!总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