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浦发银行

信贷员去世牵出3000万“被贷款”迷局(2)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3月26日02:14  新京报

  3月19日,台安警方向李东波通报调查情况时说,杨宝清自称在马路上捡到了李东波的身份证复印件。

  李东波之外,台安县富家镇村民杨广宇说,就是在今年2月份,他在沈阳买房要贷款时,发现自己有不良信贷记录。记录显示他曾在富家信用社贷款且有逾期未还的记录。

  杨广宇称自己根本没贷过款,他找到台安县联社信贷部,才消除了这一记录。

  借个身份证就能贷款

  “不是熟人,符合条件也贷不出来,是熟人,不符合也能贷出来。”一名贷过款的村民说

  贷款如何在贷款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贷出,钱又去向何处,台安警方尚在调查中。

  当地村民称,借个身份证就能贷款,是当地人都知道的“秘密”。

  “有关系怎么都好说,没有关系贷款不容易。”张荒地村村民李长宾在2009年找张井志贷过款,虽然已经“买盒烟意思意思”,但他一个人的身份证只能贷1万元,他借了几个身份证才贷了3万元,这些一年期的贷款都已按时还清。

  2011年上半年,他又找张井志贷款,但等到6月,贷款还没下来。

  “没想到8月份他死了。钱就更不可能贷下来了。”2012年3月13日李长宾称。

  李长宾称确定2011年没在信用社领取过贷款。

  本次“被贷款”波及到的李长宾的妻子、女儿、兄弟等亲属都是李长宾曾经贷款时借用过身份证的人。

  李长宾猜测,这些身份证复印件等材料,信用社里都有留存,可能因此“被贷款”。

  李东波和李洪喜的身份证也被别人借走过。一年前,他们的朋友李少立曾借李东波和李洪喜的身份证,到新开河信用社贷款未成。一年之后,去贷款的李少立名下没有贷款,李东波和李洪喜名下各有3万元贷款。

  “我自己想贷款,不给贷,没想到他们偷偷地给贷款了。”李少立称觉得对不住朋友,他跟着李东波和李洪喜到信用社核查情况。“我们都没有签过字,款放给谁?”

  2011年11月17日李东波偷偷录制的一段录像显示,韩国光在接待“被贷款”村民时,称有少数“被贷款”是“正常”的。韩国光称,很多都是亲戚朋友,不用到场签字一般也能放款。

  “不是熟人,符合条件也贷不出来,是熟人,不符合也能贷出来。”一名贷过款的村民称,贷款看关系不看条件。

  审核程序形同虚设

  按规定,贷款有多重审查,并需要当事人多次到场。此次事件中,程序成为虚设

  台安县联社信贷副主任柴亚强介绍,合作社下设13个网点和5个储蓄所,共有50多名信贷员,目前台安县联社共放贷11亿多元。

  据柴亚强介绍,从贷款申请到贷款调查、贷款审查、贷款审批、签订合同、贷款发放、贷后检查、贷款收回,有一套完整的监管制度和操作程序。

  首先信贷员要调查贷款人情况,审核有无不良贷款,并且贷款人必须在场,更要详细了解贷款用途,并整理贷款档案材料。之后,各信用社信贷副主任审查档案资料是否合格。然后信用社信贷主任对档案真实性审查签字,这时还需要贷款人和担保人到场核实签字。再之后,才会进入贷款审批、签合同的环节。最后,贷款发放时,营业窗口还要对信息进行认证,也需要贷款人和担保人亲自到场签字。

  “不严格执行程序的都是违规。”柴亚强称,辽宁农村信用社信贷人员从业行为规范“十五不准”中,其中包括不能弄虚作假,不准在办理时代替客户签字等事项。

  新开河信用社信贷主任李平在接待村民时曾说,一般自己只是核查档案资料是否齐全,事实审查都是信贷员自己进行。

  柴亚强称,此次新开河信用社贷款事件,确实之前没有走程序,涉及违规。他说,县联社是独立法人单位,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因此也是违规贷款的受害者。违规贷款给信用社带来很大的风险。

  记者问及县联社的不良贷款比例时,柴亚强称不清楚。目前,新开河信用社信贷主任李平已经停职,和其他涉事人员正在接受公安部门调查。

  监管者“位置尴尬”

  辽宁省农村信用社一名工作人员说,让一个独立法人监督另一个独立法人,位置比较尴尬

  目前,台安县联社和公安排查时,一个必问的问题是:你贷过款吗?你有没有把身份证借出去过?

  他们认为,与信用社有过资金往来或身份证被盗用,可能是“被贷款”的先决条件。

  不过,也有很多“被贷款”者称与张井志从未谋过面,也从未把身份证出借。

  两棵树村村民王成林称,2008年办完身份证拿回来后就一直在户口本里夹着,“没有撒过手”。

  村民们目前对个人信息安全非常担心。公安部门调查时,让每名涉及的村民在一张白纸上签名20遍,以留作笔迹鉴定。很多村民不敢签。“现在科技这么发达,万一我的签名被盗用了,我就成了真贷款了。”

  综合媒体报道,农村信用合作社“被贷款”事件多次出现。山东、山西、河北、河南、陕西等省都出现过类似情况。据报道,在一些地方,冒用、借用身份证、户口本办理小额贷款的事,常有发生。

  2004年,银监会、人民银行经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明确对农村信用社监督管理职责分工的指导意见》,省级人民政府、省级联社、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中国银行对信用联社有指导监管等责任。

  按照规定,省级联社对指导、督促信用社完善内控制度和经营机制负主要责任。

  3月14日,辽宁省农村信用联社一名工作人员说,省联社是独立法人机构,下面管理的台安县联社同样也是独立法人机构,一个独立法人管理监督另一个独立法人,体制比较尴尬。

  贷款被“偷梁换柱”?

  村民说,不曾见张井志生活有多奢侈。有村民猜测,张井志可能盗用信息贷款,把钱放给了别人

  台安县联社信贷副主任柴亚强说,“被贷款”者中,也有“鱼目混珠”的人,“一些人经过调查已经承认自己已经贷了款”。他说,张井志经办的3000多万贷款中,1700万已经找到贷款人,其余正在调查。

  对于有争议的贷款数额和涉及人数,柴亚强称不清楚。台安警方称案件还在调查中,不便透露。

  在2月中旬,台安县公安局经侦大队曾向李东波透露,案子涉及人数很多,只收集了约200人的笔迹,还有七八百人的笔迹没收集。

  据了解,信用联社根据负责片区的不同,给每个信贷员设定了不同的放贷任务。这一点得到柴亚强的确认,不过他称这次违规和奖惩制度没有关系。

  至于贷款的流向,柴亚强称还要等公安部门的调查,自己不知情。

  很多村民猜测贷款可能用于“放高利贷”或者“中饱私囊”。不过,张荒地村村民说,未曾见张井志生活有多奢侈。也有村民猜测,张井志可能“偷梁换柱”,盗用信息贷款,把钱放给了别人。

  柴亚强称,按他从公安部门得到的信息,信用联社不会有太大损失。不过他未说明具体缘由。

  3月25日,李东波打来电话称,在他的老家赵家村又有村民接受公安的排查时得知自己被贷款,这意味着争议贷款涉及的人数还在增加。

  台安县联社向“被贷款”村民承诺,一定会调查清楚给个“说法”。

  李东波称誓死要搞清楚事实,他给自己起了网名“骨灰盒”,以表示追究到底的决心。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