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浦发银行

闫非:演员一上台,导演就无力了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4月07日08:18  南方都市报

  

  

闫非:演员一上台,导演就无力了

(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昨晚,开心麻花爆笑舞台剧《乌龙山伯爵》在深圳大剧院拉开了深圳巡演的序幕。这部没有明星大腕加盟的舞台剧曾在北京6个月连演十轮,场次超过150场,票房近2000万,创下了京城舞台剧的票房纪录。而此次,再度来深也将连演7场。日前,南都记者特致电该剧导演闫非,听他谈谈这部舞台剧创作初衷以及它的票房“奇迹”。

  南方都市报:这部舞台剧没有明星大腕,却创造了京城舞台的票房纪录,你认为它成功的原因在哪里?(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闫非:这是剧本身的胜利。从2010年11月排首场开始,至今演了200多场,复排了3组演员,在各地巡演,依旧很受欢迎。因为创作的出发点很简单,就是知道观众想看什么,用尊重观众智商与情商的结构串联故事,用能让大家欢快的表演风格让观众放松,然后口口相传,慢慢积累口碑。当然,还有适时恰当的微调,加入变换的时事,永远保证新鲜度。

  南都:现在像《乌龙山伯爵》这样的喜剧在小剧场中很是盛行,你认为这是与城市人在情感上有贴近吗?

  闫非:其实,就是所说的,要知道观众想看什么。就像在北京,像我们这批80后的生活压力特别大,每天都忙碌到没有时间去笑一下。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一部能够减压的话剧。剧场要塑造的就是一个抛开烦恼、痛痛快快地释放的环境。

  南都:那这部戏就是冲着80后这波年轻人创作的吗?事实上,我之前看过一些80后说相声的,很多老人因为不了解网络语言、不了解英文、不了解年轻人的新玩艺,理解不了那些笑点,看得一头雾水。

  闫非:与相声不同,舞台剧的创作更倾向于故事情节的理解。可能有些观众由于年龄、阅历、生活环境的不同,难以理解少数的几个包袱,但这不会影响他看懂其他包袱,也不会影响到对整部戏的解毒。只要是能看得懂电影的就能看得懂这部戏。

  南都:你之前也在某个采访中提及到爱看电影。电影样式对于你创作有影响吗?

  闫非:其实,这部戏本身就是一部电影剧本,只是电影还没有开拍,舞台剧就如此之火。我在创作过程中,就用了很多非常规话剧的表现形式,有些类似电影节奏与呼吸感的东西,让观众有看电影大片的感觉。当然,电影导演对于电影掌控是霸权式的,想让观众看到什么就给什么镜头,而舞台剧则完全就是演员的发挥与呈现。

  南都:那么,在开演的时候,你作为导演会不会感到无力?

  闫非:我经常说,一上台,导演就无力了。舞台剧就是演员的舞台,他们在舞台上把控观众的眼球、精力与情绪。在一开始,演员还不是那么成熟自信,整个节奏还没有那么流畅自如的时候,我已经会急得跺脚,恨得直咬牙。

  南都:你导演今年春晚小品《我们的幸福》,对于你看来,从话剧到小品,有什么不同?

  闫非:其实一样,都是在给别人讲故事。不过,前者是驾驭一个庞大复杂的故事,可以娓娓道来,可以采用更复杂的架构与形式,而后者是将故事的热度集中起来。

  南都:我们在这小品里也看到很多话剧的影子,例如慢动作表演之类的。你觉得从表演形式上而言这两者是可以共通的吗?因为有些观众看了这小品之后,觉得不像小品。你怎么看待?

  闫非:我认为,所有的表现方法都是可以相互借鉴的。只是观众的预期不同。观众到剧场就是寻找新鲜感,而电视小品,特别是春晚舞台上观众思维模式已经固定,不太能接受跳跃的包袱与新鲜的形式,所以,才会让某些观众觉得不适。

  采写:南都记者 黄璐(来源:南方都市报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