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浦发银行

媒体称各类会所逐渐演变成腐败新温床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4月25日14:46  生活新报

  媒体称会所已成腐败新温床

  盖“红楼”搞腐败

  都在学赖昌星

  在我国,由于各类会所在发展会员时门槛高,会所逐渐成为了会员身份与地位的象征;另一方面,由于具有私密性、商务性等特点,会所亦是各种关系的融合之地。据《方圆》记者调查,基于以上特点,会所受到了一些国人的追捧,特别是对于一些原本不具有高消费能力的国家工作人员而言,由于兼具私密性和缺乏监管等特点,各类会所正逐渐演变成滋生腐败的新温床。

  “舶来品”受国人追捧

  “会所”英文为“Club”,即俱乐部。据有关资料介绍,在十七世纪的欧洲,世界上第一家会员制俱乐部诞生在英国的一个咖啡馆里。由于参与者有着相同的兴趣爱好,于是决定组成一种联盟,事实上这就是私人会所诞生的最初形式。作为源于欧洲富人阶层的“舶来品”,除了提供较为昂贵的餐饮、娱乐、健身、美容等服务外,会所还具有在隐蔽的空间里提供私密性服务的特征。这使得官员们对于既能彰显特权地位,又能保证隐私不被打扰的会所服务,情有独钟。

  “红楼,可谓是中国早期私人会所的雏形。当时的红楼已经具备了现代会所私密性的宴请、娱乐等高档接待功能。公安部原副部长李纪周、厦门海关原关长杨前线等很多高官都去过。赖昌星将红楼打造成了一个隐蔽的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场所,当时并不被外界知晓,直到案发后才臭名昭著。”李纪周案侦办检察官、最高人民检察院渎职侵权厅原厅长李保唐向记者回顾说,“查办李纪周案时,我们就隐约感觉到,会所以后在中国很可能会成为推助官员腐败的新温床,值得警惕”。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会所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从服务对象来看,有专门为商界精英、政要人士服务的所谓“顶级会所”、“私人会所”,也有为中产阶级服务的“普通会所”或“公共会所”。业内人士指出,在我国,由于各类会所在发展会员时门槛高,会所逐渐成为了会员身份与地位的象征;另一方面,由于具有私密性、商务性等特点,会所亦是各种关系的融合之地。

  基于以上特点,会所受到了一些国人的追捧,特别是对于一些原本不具有高消费能力的国家工作人员而言,由于兼具私密性和缺乏监管等特点,各类会所正逐渐演变成滋生腐败的新温床,“会所腐败”正成为近年来国家工作人员腐败的一个新型变种。

  会所腐败的文化土壤

  “在中国,会所腐败的形成有其特定的文化土壤。各类会所是在一些国人盲目追求奢华、显示身份、畸形消费的不良浪潮中,应运而生,并由此对一些官员产生了巨大的诱惑力,使一些官员的思想产生了偏离。”据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胡星斗分析,一些会所的高端消费显得“高雅”、“神秘”,满足了一些官员虚荣、权贵的心态。

  记者采访中注意到,国内有一些成形的会所已经开始经营所谓的“会所文化”,限制会员名额,提高入会门槛,将会籍刻意打造成会员眼中身份和特权的一种象征;还有一些会所将自身定位为“高端人士休闲交友的平台”,标榜“在本会所里所接触到的会员,不是领袖级的企业家,就是政府高官要员,一旦和这些人成为朋友,积累了人脉,就等于积累了成功的机会”。

  “在一些欧洲国家,会所腐败早已是众矢之的,许多国家都有规定,严禁政府工作人员参加商人出钱组织的娱乐休闲活动。”胡星斗对比举例说,在国内,一些官员出于虚荣、攀比的“权贵心态”,对高档会所情有独钟,对会所里的特色服务乐此不疲。

  新闻链接 会所奢华之风侵袭官场

  据北京市紫光达律师事务所主任倪泽仁观察,在我国,各类会所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香港等大城市,其中以北京尤为突出,仅北京市的会所就超过一万家。

  2010年8月9日、10日,温州一媒体以整版或半版的篇幅连续刊登了某东方高尔夫协会的成立广告。在广告中,有近30名的温州在职高官,以名誉主席、名誉副主席、顾问等职务名列高尔夫协会之中,其中包括温州人大、政协、纪委等部门的要职官员。这份“史上最牛高官高尔夫名单”,经媒体曝光后,在国内引起舆论热议,2010年8月11日,温州市委连夜作出决定,严令20多名官员无条件退出高尔夫协会。

  2011年4月15日,一张上海市卢湾区红十字会在某私人会所消费的近万元餐饮发票被网友在微博贴出,结果引发了众多网民的围观和质疑。次日,上海市红十字会核查事件后,责成卢湾区红十字会对超接待标准费用部分由个人承担,并通报批评了铺张浪费现象。

  2011年5月14日,央视著名主持人芮成钢在微博上透露故宫(微博)博物院建福宫会所的入会费相当高昂,高达100万元人民币。芮成钢还算了一笔账,“500个会员就是5个亿。这个钱够修5个建福宫的”。此言论一出,故宫深陷“会所门”事件,饱受舆论指责。迫于压力,故宫方面后在官方微博中表态,建福宫花园主要用于接待国际国内贵宾参观,举办文化沙龙、讲座等活动,举办新闻发布会等,“不存在也不可能作为所谓的顶级富豪私人会所”。

  “乱象纷呈的背后,折射出会所的奢华之风正在侵袭着中国官场。”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陈潭点评说。

  反思 “会所腐败”缘何凶猛

  尽管会所容易滋生损害官员廉洁性的因子,已经成为一些专家和反贪工作者的共识。但会所腐败依然带着一丝神秘,让不少人心向往之。究其根本,与会所腐败所具备的一些特征密切相关。

  特征1:私密性、隐蔽性较强

  “私密性让达官显贵们对会所趋之若鹜。”采访过程中,多名受访专家均表示,“私秘性”是会所腐败最为显著的特征。

  “一些高级的会所外部大都戒备森严,内部装饰华贵考究,高端消费不同寻常,可以说,公务人员在这些私密性较好的会所里做任何事情,都不易被外界所知悉。因此,很多不愿公开的商务宴请、政务会晤都愿意都被安排在顶级会所里,这中间当然也包括一些官员的腐败行为。”北京市紫光达律师事务所主任倪泽仁说。

  特征2:裹挟非物质性交易

  在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陈潭看来,会所腐败在实现方式上更为多元化,除了传统腐败的物质贿赂外,还有即时即地的消费体验与精神享乐,如“软腐败”———色情贿赂。

  在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胡星斗看来,会所腐败还夹杂了娱乐性、交际性等元素。“会所不是工作场所,一些官员走进会所后心情放松,在娱乐中放弃原则和底线,甚至接受一些色情服务,将道德和法律抛掷脑后,‘交易’的过程往往隐藏在娱乐项目当中。在会所中,一些官员在接受高档宴请和特色服务后,甚至和一些富商交成了‘知心朋友’。”胡星斗说。

  特征3:缺乏监管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高档会所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他们只能看到高级轿车进进出出,却无从知晓里面的人干了些什么。”倪泽仁将会所比喻为“灰色空间”———“与灰色收入一样,会所腐败被排斥在了刑事法律的监管之外”。

  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反贪局副局长罗猛亦有同感,“由于会所的缺乏监管性,导致了司法机关在查证官员在会所的腐败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时,难度加大。司法实践中,很多行为人会辩解会所消费中的一些行为是公务宴请,是否有必要到这样的地方宴请?实践中往往难以查证。”

  专家意见 规范会所管理是预防之重点

  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检察官李思瑶告诉记者,目前,中国尚无规范会员制企业设立以及会员卡发行与交易行为的专门法律法规,由于监管不严,导致现在各类会所存在多种乱象。“如有的私人会所,未进行工商登记、也不办理餐饮执照和卫生许可证;还有一些商务会所经营混乱,不按照实际交易开具正规发票,为了规避监管,对于会员卡的办理以及消费记录不予存档,这些行为严重扰乱了税收和财务管理秩序。”为此,李思瑶建议,工商、税务、公安等执法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各类会所的监管,对会所经营中出现的商业贿赂等违法行为更要加大打击查处的力度。

  “治理会所腐败的现象,关键在于要管住官员的八小时之外的生活。”胡星斗建议,国家在适当的时机有必要出台《反腐败法》,以拓宽“腐败”的定义,将类似于会所腐败的隐蔽行为纳入反腐败的视野,确保官员和公权力在阳光下接受监督。方圆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26)

 

更多关于 会所 腐败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