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谣者几句添油加醋,地方和百姓却伤不起”
我市高校师生表示,网络谣言危害社会诚信必须严惩
本报讯 (记者 张莎 陈波)网络谣言极易引发公众焦虑和恐惧,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4月24日,重庆工商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师生代表热议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重拳打击网络谣言。大家表示,自觉抵制网络谣言,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推动互联网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是一项深得民心并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举措。
“治理网络谣言,能够营造一个正面向上、主流的舆论环境,有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传媒学院执行院长、博士生导师殷俊说,网络谣言的产生有多种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方面:一是盲目从众心理;二是不择手段抢眼球,增加点击率及粉丝量;三是政府和主流媒体对于信息的处理相对滞后。他认为,网络谣言对个人、对社会都贻害无穷,更可怕的是,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谣言,网民无法辨别真假,久而久之,让他们失望的不仅仅是网络本身,而是网络背后的现实世界。他说,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制定了专门针对网络管理的法律法规,在我国也有近百项规章制度,下一步要重在落实和执行。
“造谣者的几句添油加醋,地方和百姓却伤不起。”传播学硕士研究生孔海啸说,尽管网络是虚拟社会,但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密不可分,网络谣言把谎言包装成“事实”,直接影响社会稳定,危害社会诚信。
传播学在读研究生马湘凌建议,针对网络谣言,政府应及时发布公共事务、突发事件信息,及时回复网民的问题。用正确的信息抵制谣言,是防控谣言的重要手段。
广播电视新闻学院学生何达梅说,很多网络谣言通过微博发出,辟谣也应从讯息传播迅速的通道开始;同时,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及制度。“我建议进一步完善法律对网络谣言的惩治,将那些披着‘马甲’的造谣者揪出来。”
广播电视新闻学院学生陈诚说,作为一名传媒专业学生,要自觉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坚持对新闻真相的追求和社会稳定的维护。
重庆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09级学生倪蔚帆表示,作为当代大学生,必须首先提高自身素质,在网络上发表任何言论都要以事实为依据;面对信息要甄别,对可能是谣言的信息不转发、不传播,并尽可能地向学校和有关部门反映情况,以遏制谣言的恶性传播。
该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刘超说,当代大学生必须能够冷静分析,将自身所学结合实际,将那些网络谣言屏蔽于自己的脑海之外。此外,一旦发现网络谣言,坚决不传播,并尽力阻止其在其它渠道的传播。学生党员更应该发挥在抵制谣言方面的重要作用。学校方面也应该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对同学们进行一定的引导。
重庆邮电大学教师敖永春说,作为高校教师,我们要做的首先是抵制网络谣言从我做起。网络谣言的传播,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对社会秩序和社会风气造成极大影响,更使一些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诤言陷入“沉默的螺旋”。高校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辨别网络谣言的能力,还要加强对广大学生网络道德素质和网络媒介素养的培养。
该校教师周鹏说,高校有很多论坛、BBS、社交平台等,高校教师平时要加强与大学生的沟通交流,及时关注大学生在网络上发表的言论,对一些不正确的言论,要及时予以制止并澄清。同时也要发挥学生网络志愿者的作用,加强和学生中网络活跃分子的沟通,及时向他们传递正确的舆论信息。通过多管齐下,就能压缩网络谣言的空间,让正面的声音占据高校网络舆论阵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