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5月9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 据菲律宾第四大报《马尼拉标准今日报》4月28日刊登维克托o阿奇斯的文章“它属于中国”,引述大量史料指出黄岩岛为中国固有领土。文章发表后,在菲律宾引发众多关注。6日,《环球时报》记者对阿奇斯先生做了独家专访。阿奇斯来自菲律宾仙范市,曾是一名投资家、注册会计师和经济学家,熟谙历史和政治。他表示,写文章的初衷是为了告诉菲律宾人民真相。文章如下:
斯卡伯勒礁(即中国黄岩岛)确实属于中国,早在1279年元朝时,中国就已经发现并在地图上对其进行标注。中国渔民,不管来自大陆还是台湾,一直在这里捕鱼。实际上,郭守敬(元朝忽必烈统治时期的天文学家、水利专家和数学家)就曾对南海进行过测量,而测量点就是斯卡伯勒礁(被认为是中沙群岛的一部分,1983年改为现名)。
相比之下,声称拥有此片海域的菲律宾外交部依据的“老地图”却绘制于1820年,比中国晚了541年。菲律宾参议员埃德加多o安加拉(据称还是有名的律师)竟然宣称,一幅比中国晚了540多年的地图,在主张菲律宾在斯卡伯勒礁归属问题上更有说服力。更令人惊讶的是,在4月22日的另外一份报纸上,菲律宾1987年宪法的主要起草人之一华金o贝尔纳用1982年《联合国(微博)海洋法公约》作为他为菲律宾领土主权辩护的基础。但他又承认,“《美西巴黎条约》规定菲律宾领土不包括斯卡伯勒礁”。这不是欺人之谈吗?
那么,1946年从美国殖民者手里宣布独立时,菲律宾的领土究竟有哪些?为什么1899年、1935年、1943年、1973年、1986年和1987年的历次宪法,都未宣布对斯普拉特利群岛(即中国南沙群岛)和斯卡伯勒礁拥有主权?究竟我们从哪里或者谁人手中突然得到了这些岛屿的所有权?难道是无中生有?
上个世纪70年代末,中国在斯卡伯勒礁及其附近地区组织了多次科学考察。1980年,中国还在那里立下“南海科学考察”石碑。但1997年,这个标志未经允许便被菲律宾移除。
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所有菲律宾官方出版的地图都未将斯普拉特利群岛和斯卡伯勒礁划在领土范围之内。1961年,菲议会批准通过的共和国第3046号法令阻止我们对上述岛屿进行声索。然而,48年后的2009年3月10日,菲律宾贸然修改法令,单方面宣布拥有这些岛屿。
有一个事实不可否认,有三个国际条约都支持中国对那些岛屿拥有主权:1898年《美西巴黎条约》、1900年《西美华盛顿条约》和1930年《英美条约》:它们都没有将斯普拉特利群岛和斯卡伯勒礁划入菲律宾版图。另一方面,菲律宾主张对那些岛屿拥有主权的依据仅仅是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就笔者所知,这只是一个“公约”,它不能推翻或替代殖民者之间签订的条约或达成的协议。甚至,即使它真的被当做一个有效力的“法律”,它也没有追溯效力。
我们到底在糊弄谁?
这篇文章刊发后,在菲律宾网站上引起激辩。在《马尼拉标准今日报》网页文章后,跟帖有110多个。不少跟帖有一定深度,而很多跟帖又引发新讨论。阿奇斯先生也经常在这些帖子中出现,舌战网友。从气势上看,显然他的论据更充足,更有说服力。比如,有网友指责中国作为签约国不遵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帖子后面,阿奇斯指出,中国加入该公约时已清楚表明有关岛屿主权属于中国以及海洋划界问题将和他国谈判解决等保留意见,而菲律宾自己在加入公约时也作了“不应影响国家主权”等保留意见。
《环球时报》驻菲律宾记者6日辗转联系到阿奇斯先生。他在邮件中道出了写此文的初衷。阿奇斯是一名菲律宾的集邮爱好者,而中国邮票是他最喜欢的邮票之一。1977年至1982年他曾在香港工作过5年,当时正赶上中国大变革时期,他开始关注中国。他说,“在接下来的几十年时间里,中国奇迹让我陶醉和迷恋,我开始去中国厦门、上海、北京、深圳等地旅行,亲眼见证中国奇迹。在这个过程中,我开始阅读中国悠久且富有趣味的历史,知晓郑和下西洋的故事。而关于南沙、西沙和黄岩岛的争议自然成了我感兴趣的话题之一。我无法相信菲当地报纸刊登的那些不真实和矛盾的东西,我想自己写点文章告诉菲律宾人民真相。”
阿奇斯先生在给《环球时报》记者的信中也坦承,文章发表后在菲国内“引发不少强烈不满,自然引起我家人和朋友的担心。他们都提醒我,要‘十分’小心。但是,我无所谓,我已经退休了,只想讲出事实。我公开发表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就是让菲律宾人睁开眼睛,认识到与中国对抗,挑衅中国是徒劳和无用的。相反,应该像大多数朋友及邻国所做的那样,采用友好和外交的方式与中国谈。”
阿奇斯先生认为,中国在黄岩岛问题上占尽优势。而菲律宾无论从历史、法律、外交和军事任何一方面看,立场都相当脆弱。对于菲律宾来说,要想走出当前的尴尬局面,唯一体面和不丢面子的做法就是,心平气和地与中国坐下来谈判,找到一个互利和双赢的办法。
本报驻菲律宾特约记者 张彦 王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