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我在西藏拉萨市街头第三次打出租车,遇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这是同一天我遇见的第三个来自甘肃的出租车师傅。“在拉萨开出租的,河南人最多,然后是四川人,接下来就是甘肃人了”,曹师傅告诉记者。
曹师傅的话,让人不禁想起国际社会上的一个流言;外来人口大量涌入西藏,抢夺了西藏人民的工作机会。难道流言并非谬论?记者带着这个问题,走访了西藏社科院经济战略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代远先生。
记者:王所长,您怎么看外来人口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
王代远:可以毫不夸张地讲,没有外来人口的辛勤付出,西藏经济社会就不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不可能取得今日的成就。
由于发展基础和历史因素等原因,西藏区内自身缺乏经济发展急需的技术娴熟的产业工人群体。这时候,大批内地省市的务工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等进入西藏,投入到修建公路、铁路、机场、桥梁、市政公共设施等基础建设领域,以及开发西藏特色优势资源、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的现代制造业中。他们的到来,不仅解决了区内劳动力资源的结构性矛盾问题,而且还引领本地劳动者的素质快速提高。在相互交流互动过程中,本地群众增收致富能力明显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外来建设者的努力奋斗为西藏总体经济规模的快速扩张做出了重大贡献,为西藏当地创造了巨大的税收收入,也新增加了众多的劳动就业岗位。
外来人口尽管也是以谋生盈利为目的的,但是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中,他们扮演的却是建设者的角色。
记者:那么外来人口的进入有没有产生什么负面消极的影响呢?
王代远:当然,任何一件事物不可能只有一面。从短期来说,外来人口在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劳动力的同时,也为社会管理和处理民族矛盾带来了难点,毕竟不同的民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隔阂。比如,曾经就有这么一种说法:外来人口抢夺了西藏人民的工作机会。但是这是一种表面的、静态的思维模式,试想,如果经济不发展,没有岗位需求,哪里还有工作机会,又何来抢夺一说?
前面已经提到,外来人口参与到西藏经济发展的竞争中来,不仅有利于提高本地劳动力的素质,而且还会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不但没有抢占本地人的饭碗,相反是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在外来人口的参与下,西藏经济这块蛋糕才能越做越大,蛋糕做大了,才能保证更多的人有机会分享蛋糕。
要用发展、全面、动态的眼光看问题,西藏经济发展中短时间内看似存在的问题,从长远来看,其实是有利于发展的。
记者:您怎么看目前在社会管理和民族矛盾方面存在的问题?
王代远:从长远的民族融合的角度来说,不得不承认,不同的民族之间是存在一定的隔阂的,但是我们决不能因噎废食,外来人口与藏民族之间需要磨合,其实这与人与人之间相处也需要磨合是一个道理,即使是夫妻,生活中也需要很多磨合的呀。
此外,我国不同地域各个民族之间是互相流动自愿磨合的,绝不是单向流动强制融合,近年来,西藏和其他藏区也有许多藏胞走向内地发展,也都取得了不错的佳绩,为当地的繁荣做出了贡献。因此,在西藏外来人口这个问题上,同样需要用发展、全面、动态的眼光来看。短期内需要解决的磨合问题恰恰是在为未来长期实现融合奠定基础。
采访结束后,王代远所长的一席话让我们回味良久。
诚然,西藏的社会经济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至今天,也出现了一些全国性的或者与其他省市相似的问题,比如工作岗位短缺、民族关系存在难点、社会管理的矛盾时而突显。但是,只要我们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致力于社会发展进步,那么短期问题就是解决未来长远问题的根本。这正是透过表面现象看透问题实质的体现。
内地较高素质的劳动力流入西藏,其实是符合邓小平提出的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理论的;而发展、全面、动态地看问题也是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相一致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