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来,门头沟区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新型产业培育迈出新步伐,招商引资实现了新进展,城乡建设取得新突破,门城新城展现新面貌,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实现“十二五”规划的良好开局。特别是2011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亿元,同比增长15.7%;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9亿元,同比增长5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2亿元,同比增长6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172元,同比增长15.2%;农民人均纯收入14301元,同比增长15.6%;在地区转型发展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华丽转身:从京西煤都到首都
国际高端山地旅游文化度假区
旅游文化休闲产业蓬勃发展
在全市率先成立旅游发展委员会、设立旅游文化休闲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深入开展品牌促销活动……近年来,门头沟区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实际,依托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成为产业发展的优势。在促进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中,门头沟以高端顶层设计为原则,坚持大视野布局、大项目推动、大企业引领、大融合驱动、大体系支撑。随着旅游文化休闲产业新步伐的迈出,门头沟的知名度、吸引力和影响力不断加强,五年累计实现旅游收入44.6亿元。从京西煤都到首都国际高端山地旅游文化度假区,从煤炭、砂石和石灰产业到瞄准旅游和文化,门头沟实现了主导产业的华丽转身。
山多是门头沟的特点,辖区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峰100余座;水美也是门头沟的特点,北京第一长河永定河横贯全区100余公里,形成百里山水画廊。依山靠水的门头沟,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这里有国家、市级重点风景名胜区5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处,国家级森林公园1处,有“京都第一峰”灵山、“京西大峡谷”东、西龙门涧、“京西小三峡”珍珠湖、“华北天然植物园”百花山;这里历史文化悠久,寺庙文化驰名中外,境内有寺庙375座,潭柘寺更有着“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美誉;这里民俗文化古朴迷人,金顶妙峰山香会早在明代就已闻名海内外,太平鼓、皇家琉璃烧造等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里古村古建数量众多、魅力独特,保存完好的古村落有40个,北京市四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有三个——爨底下、灵水、琉璃渠村在门头沟区,具有独特的艺术风采和文化魅力。
靠着本地的文化资源,潭柘寺镇赵家台村走上了一条旅游与文化相结合的发展之路。村里陆续推出了素食、素斋等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地区的旅游名气越来越大,游客自然越来越多。村里的民俗户孙小军说,自家一个普通的民俗小院,今年“五一”接待游客近500人,超过去年一半还要多。
像孙小军一样,依托地区旅游资源富起来的农民还有许许多多,这得益于近年来门头沟区全面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结束了有着上千年开采历史的小煤窑。与此相对比的是,地区旅游文化休闲产业正在全面推进发展:开展国家旅游试验区创建工作,与世贸集团和知识银行合作开展旅游文化休闲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圆满完成北京旅游重组,筹集资金5.37亿元,启动北旅广场建设工作、龙泉宾馆改造及潭柘寺、戒台寺、妙峰山景区修复全面开工。引进大型旅游休闲文化项目21个。沿109国道建成19个集停车、购物、休闲于一体的旅游港湾。在门城及9个镇建立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完善16个市级民俗旅游村服务设施,认证了一批星级民俗旅游服务点。
现在,门头沟区正按照“一带两线四点多组团”产业空间布局,进一步加快培育和发展旅游文化休闲产业,全力打造特色旅游文化产业组团,建设成为首都国际高端山地旅游文化度假区,打造最具特色的多元体验与传播中国文化的旅游度假目的地。
创新融资方式助力转型发展
在地处深山的斋堂镇,北京国际山地徒步大会已经成功举办两届。斋堂镇的发展是门头沟区为推动山区转型发展的示范,通过“一镇一企”合作发展机制,促进大型企业和山区优势资源对接的成效。该镇与中坤集团合作,建设山区旅游集散中心。通过整合爨柏沟沟域内资源,打破行政村界限组成的爨柏景区,已经成为门头沟区沟域经济发展的经典旅游品牌。
政府主导,企业介入,促进转型,跨越发展有力地推进了门头沟区旅游文化休闲的发展。除了斋堂镇,潭柘寺镇总面积58万平方米的农民安置房已经开工建设,世世代代居住在山里的农民马上就能住上楼房。这得益于潭柘寺镇与京投银泰集团的合作,该集团投资350亿元,计划用5年时间完成全镇11个村村民的安置,同步推进产业培育。王平镇与京煤集团和黑龙江建设集团合作,借助中瑞生态谷建设和京煤工矿棚户区改造,打造运动休闲养生小镇。军庄镇与加华酒业合作建设国际葡萄产业基地,将在六环路内的四条沟域内,建设800余个各具特色的葡萄酒酒庄,形成集休闲、体验、展销于一体的产业链。
众多大企业也纷纷看中门头沟的发展潜力,汇聚京西。仅在新南城,门头沟按照建设首都西部综合服务区的方向,重点加强长安街西延线两侧的开发,引进金融服务、会议会展、公务航空、旅游度假等12个重大产业项目,建设长安街西延线12个标志性建筑,总投资1350亿元,将成为承接首都综合服务的重要区域。
在产业转型、大发展、大建设中,底子单薄的门头沟迎难而上,紧抓北京市促进西部地区转型发展意见出台的重大机遇,强化招商引资,为地区发展注入新活力,解决地区建设中的资金问题。通过吸引社会资本聚集、加快招商项目落地,积极培育资源开采业退出后的新型替代产业,在转型发展上取得了初步成效。
2010年以来,门头沟与中建股份、京投银泰、新华水利水电、市供销总社等企业签署了一系列重大战略协议,共引进重大项目110个,协议金额突破2800亿元,30家国有大型企业进军门头沟,落地资金超过300亿元,12个项目开工建设,为门头沟区转型发展注入了活力。
精雕细琢:勾画美丽山城
“一湖十园五水联动”打造现代化滨水山城
推窗即美景,出门进公园,越来越多的百姓感受到门头沟的变化,享受着城市改造带来的宜居环境。
家住门头沟的冉起来亲历了黑河沟最近几年的变迁,“以前门口就是一条臭沟,尤其到了夏天又脏又乱又难闻。”黑河沟治理之后,既是水景,更是市民日常休闲的公园,冉起来说,“现在透过窗户就能看到美景,抬腿迈步就进了公园,生活大变样!”
黑河沟整治仅仅是门头沟区“一湖十园五水联动”景观体系的一个缩影。生态环境是门头沟区赖以发展的基石,过去几年,门头沟城乡环境面貌不断实现新突破。在城区,运用经营城市理念筹集建设资金,总投资20亿元的“一湖十园五水联动”景观体系已具雏形。人均城市绿地面积达到28平方米,超过全市平均水平,生态园林城市初见雏形。
门城湖是“一湖十园五水联动”景观体系的核心,也是北京市永定河“四湖一线”大型河道公园其中之一。现在,多年干涸的永定河再次焕发了青春,曾经的沙地滩涂成了市民向往的休闲场所。
“十园”即门城新城万亩滨水森林公园、京浪岛文化体育公园、永定河文化公园、石门营公园、定都峰公园等遍布城区的40个公园。其中,定都峰公园在定都峰顶建设30米高塔,形成以定都阁为核心的定都峰旅游风景区。永定河文化公园选址门城湖边,园内包括63米高的永定楼、永定河母亲雕像、永定河文化墙、永定河观景台等,并配以近6000平方米的休闲广场,充分展示了门头沟区新貌和永定河深厚的文化底蕴。定都阁与永定楼已经成为了门头沟的文化新景观、对外新名片。
“五水”即对流经门头沟城区的城子沟、黑河沟、中门寺沟、冯村沟、西峰寺沟五条排洪沟进行治理,打造五条景观水系。五条沟的整治不但为广大市民营造了良好的亲水空间,大幅提升了城市环境品位,更有效地保护了永定河生态环境。
市民通过绿色廊道,可以将“一湖十园五水联动”城市绿化景观体系游览一圈。门城湖与五条城市水系河道及各大公园内的水源、水景将相互连通,共同演绎“一城山色、五水联动,40个公园各领风骚”的独特美景。一处处公园绿地集景观、游憩、休闲等功能于一体,成为彰显门头沟滨水山城的点睛之笔,市民徜徉其中,其乐融融,每天到各大公园健身休闲的群众达数万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