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浦发银行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解读神九任务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6月15日15:11  中国新闻网
图为中国首位女宇航员刘洋。中新社发 秦宪安 摄 图为中国首位女宇航员刘洋。中新社发 秦宪安 摄

  中新网酒泉6月15日电 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牛红光权威解读“神九”任务

  记者 孙自法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前夕,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解放军总装备部副部长牛红光1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接受媒体采访,全面介绍神舟九号飞行任务的有关情况和特点。他说,神舟九号将瞄准16日窗口发射,男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和女航天员刘洋执行此次任务。

  “神九”肩负三大使命

  按照交会对接任务总体安排,在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后,中国依次发射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与其进行交会对接。2011年,在圆满完成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后,经过认真评估,决定神舟九号执行载人飞行,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首次载人交会对接试验。

  牛红光指出,本次任务主要目的有三:一是通过航天员手控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对接,首次验证手控交会对接技术;二是全面验证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保障支持航天员生活工作的功能、性能,以及组合体管理技术;三是开展航天医学实验和再生式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等单项关键技术试验。

  八大系统参加“神九”任务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空间应用、载人飞船、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通信、着陆场和空间实验室等八个系统参加“神九”任务。

  牛红光介绍说,神舟九号航天员飞行乘组由两名男航天员和一名女航天员组成;神舟九号飞船、“长征二号F”遥九运载火箭与神舟八号飞船及“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技术状态基本一致,为进一步提高安全性与可靠性,飞船和火箭均进行了部分技术状态更改;由天链一号中继卫星、14个中外陆基测控站、远望测量船及北京飞控中心、西安测控中心等组成陆、海、天基测控网,完成飞行任务的测量、控制与通信支持;主着陆场位于内蒙古中部草原,飞船发射上升段设置3个陆上应急着陆区和3个海上应急溅落区,均配备有相应的应急搜救力量。

  神舟九号飞船、“长征二号F”遥九火箭分别于今年4月9日和5月9日进入发射场。截至目前,各飞行产品在发射场的所有测试工作均已全部完成,各项测试数据合格,出现的问题均已妥善解决,产品状态稳定,性能良好;地面各参试系统准备就绪,满足发射条件;各系统预案及应急处置措施均已完成演练。

  航天员飞行乘组和三名备份航天员在完成全部训练科目后,已于6月9日进入发射场,飞行乘组参加了神舟九号发射演练等任务准备,目前,精神饱满,心理稳定,状态良好。同时,天宫一号在轨运行稳定、工作正常,已进入到交会对接轨道。

  中国女航天员首飞太空

  牛红光称,与神舟八号任务相比,神舟九号任务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首次实施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将首次考核飞船手动控制系统,对航天员操作的精准性和灵敏性,提出很高要求。

  二是首次进行航天员访问在轨飞行器,在轨飞行十余天,将首次实现地面向在轨飞行器进行人员和物资的运输与补给,首次考核天宫一号支持保障航天员工作生活的能力。

  三是首次安排女航天员执行任务,将填补中国在女航天员选拔训练、医学监督和保障以及女航天员乘员设备等方面的空白。

  按照计划,神舟九号飞船入轨后,将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完成一次自动交会对接,一次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对接形成组合体后,航天员将通过对接通道,进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验舱工作和生活。完成第二次组合体飞行后,航天员手动控制神舟九号飞船撤离,飞船返回着陆场,目标飞行器转至自主飞行轨道。

  各系统准备就绪

  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总指挥部15日上午召开会议,综合任务准备和全区气象等各方面情况,会议决策15日下午开始火箭推进剂加注,瞄准6月16日窗口发射。

  同时,任务总指挥部会议还研究确认了“神九”航天员飞行乘组的人选,确定由景海鹏、刘旺和刘洋三名航天员执行此次任务。

  牛红光表示,目前,发射场区及全区各系统已准备就绪,全体参研参试人员,有信心有决心完成此次发射任务。(完)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26)

 

相关专题 神九发射 > 专题图集

更多关于 载人航天 神九 任务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