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记者 于松
发自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昨日17时30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在航天员公寓“问天阁”举行了“神九”乘组与记者见面会。即将执行中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和刘洋首度亮相并接受采访。
作为中国首位“女太空人”,刘洋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此前在接受采访时,刘洋坦承自己曾讨论过生孩子计划,但要看组织安排,永远都是以任务为先,等任务执行完再说。谈及男女航天员训练标准,刘洋直言“没有不同”,并表示:“我现在充满期待,没有畏惧。”
“3人彼此能心领神会”
在回答中外媒体记者昨日提问时,景海鹏说,手控交会对接如同“百米穿针”,对航天员的空间位置判断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心理素质是极大考验。同时,十几天在轨工作生活对身体素质也带来挑战。“经过训练和磨合,我们3人已非常默契,一个眼神、一个表情、一个动作,彼此间都能心领神会。”景海鹏表示,下一次见面,他会向记者讲述更多关于3个人配合协作的故事。
“此刻我最大的感受是‘责任’两个字。”首次入选乘组的刘旺说。
“使命和责任是我们战胜困难的源泉。”第一次出现在中国载人航天飞行乘组中的女航天员刘洋,也是我国第二批航天员中第一个参加飞行任务的航天员。她说,在两年多的训练中,接受了非常严格的“零失误”“零差错”技能考核,付出了艰辛努力。
对于手控交会对接,刘旺说,航天员在训练模拟器上进行了1500多次训练,已经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我坚信我们的载人航天工程是一流的,中国航天员是一流的,我有充分信心完成好手控对接任务。”
为何安排女航天员?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还在此前的发布会上详细解释了刘洋成为首位“女太空人”的原因。
“女性更加周到细心、耐受能力更强,女航天员参加飞行,可充分发挥女性优势,提高乘组工作效率。” 武平说,女性是人类的半边天,没有女性参与的载人航天是不完整的。迄今为止,世界上已经有7个国家共50余名女航天员执行过太空飞行任务,充分证明了女航天员完全可以胜任并出色完成太空飞行任务。
从世界载人航天发展史上看,世界各国都赋予了本国女航天员的首次航天飞行以独特的意义,例如前苏联航天员捷列什科娃被誉为苏联巾帼第一英雄,美国女航天员赖德的首飞也影响巨大。我国女航天员参加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填补了空白。可以带动女航天员相关飞行产品的研制和女航天员地面训练等方面的技术发展,积累女性在生理、心理及航天医学方面的飞行实验数据。还可以进一步扩大载人航天工程的社会影响,展示中国女性的良好形象。“我作为一名女性,对女航天员的飞行充满期待。”武平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