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浦发银行

我国火箭专家期待更多国际合作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6月16日19:41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6月16日电 (记者 姬少亭)长征二号F火箭控制系统主任设计师吕新广对新华社记者表示,在中国未来的太空探索中,期待更多的国际合作。

  吕新广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第12研究所长征二号F火箭制导系统主任设计师。目前由他参与设计的长征二F遥九火箭于16日18点37分,顺利将神舟九号载人飞船以及三名航天员送入天空。

  吕新广说:“未来的太空探索一定会向着国际合作的方向发展,我们也非常希望做到这一点。”

  吕新广认为,中国与其他国家各有优势,国际合作是一个资源整合的过程。“毕竟很多东西西方国家还是走在我们前面,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同时,我们能够独立把宇航员送上去,表明我们的技术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不可能我们的每一个技术都在他们后面。大家搞的东西不一样,我们有我们先进的地方。”

  生于1978年的吕新广在还未毕业的时候就参与了神舟四号飞船的发射任务,并于2003年正式加入神五发射任务,并于2010年成为了主任设计师,带领年轻的团队参与设计长征2F系列火箭。至今,他已见证了十余次火箭发射,也见证了中国航天史重要的历史阶段。

  “今后,国际合作将是一种必然。各国将建立统一的国际标准,以便在国际空间站进行对接。”吕新广说。

  “现在,想要得到别人的核心技术几乎不可能,但是随着中国航天技术的进步,其他国家会越来越开放。当中国有足够能力的时候,他们就会跟我们在这个领域有更多的合作。”他说。

  对于中国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在航天技术上的一些差距,吕新广认为很难用时间来衡量。“技术的发展是指数级增长的,过去三五十年的差距,在未来可能是十年就可以赶上的。”他说。

  吕新广说,为了适应发射神八和天宫一号的需要,长征火箭曾做出了巨大改动,但此次改动属于改进式的微调,只是对一些细节进行了调整,对火箭的可靠性进行了进一步的提升,并未作出重大改变。“长征火箭已经适应了载人航天的需要。”

  “这次比较特别的是,有一位女性航天员,但其实,对于火箭控制系统来说,不论男女,都是一样的。但对于空间站来说,会需要一些女性专用的设施和设备。今后肯定会有不少女航天员上天,刘洋将是一位探路者。”他说。

  对火箭设计者吕新广来说,人类探索太空的意义是极为丰富的。“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就是在太空里,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我们的地球就是在浩瀚的太空中一个那么小的东西,那么一个小的东西上住着这么一群人,就我们现在的能力,仅仅在那个小东西周围的一小圈能够飞出来一点,稍微远一点现在都飞不到。”

  “宇宙那么大,不知道的东西太多了。”他说。

分享到: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56)

 

相关专题 神九发射

更多关于 神九发射 太空对接 天宫一号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