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浦发银行

江苏20号以后有望肉眼看神九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6月17日03:52  现代快报

  昨天傍晚6点37分,神舟九号飞船准时发射升空。神九成功飞天后,天文爱好者们展开了“追踪”,想用相机定格它在空中的样子。那么,人们可以看到“神九”在天上遨游的样子吗?尤其是我们江苏,能用肉眼看到神九吗?如果能看到,又是什么样?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部主任张旸对此进行了解读。

  在神九飞天背后,中科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十四所等都提供了相应的技术支持,比如说紫台负责为神九紧盯危险的空间碎片,而十四所的雷达“天眼”,则要对神九实行全程跟踪。

  观测

  肉眼看去,神九是移动的小“星星”

  为一睹神九在太空遨游的模样,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北京天文馆的专家们以及全国各地的天文爱好者们早早就等着了。遗憾的是,南京紫台的专家和北京天文馆的专家们都没看到神九从头顶掠过的样子。

  那么天文爱好者们能不能用肉眼看到神九?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部主任张旸说,机会肯定是有的,只是这两天神九刚发射升空,还不知道具体的轨道参数,因此无法精准地知道它什么时候从头顶飞过。两天后,神九和天宫一号对接后变成一个组合体,那时候飞行状态也稳定下来了。根据天宫一号的轨道就可以知道这个组合体飞掠头顶的时间、角度。那时候,爱好者们根据观测指南去看,用肉眼就可以看到它,“是一个移动的亮点。”

  “神九是傍晚发射升空,太阳还没落山,飞行中二级火箭还要关火一段时间,从甘肃到山东沿线‘布防’的天文爱好者恐怕没机会看到神九了,”张旸说。

  张旸说,神九发射之后的4天内,观测组合体较好的地区集中在西南和东北片区,主要是:闽、港澳台、粤、桂、云、贵、川、湘、鄂、赣等南方地区,以及辽、内蒙古、宁、青、甘等地方。“这些地方条件比较好,看到的神九相对比较亮。”比如说这次神九的发射基地酒泉,19日19:58,爱好者们往东北方向26°看,就能看到神九和天宫一号的组合体,而且比较明亮。人们看到的神九和天宫一号组合体会是什么模样?张旸说,肉眼看过去,就是一个移动的小“星星”,在小望远镜的视场里,只能是一条亮线(轨迹),指望看到它的形状是不可能的。

  江苏能看到吗?张旸说,从目前的运行轨道来看,很遗憾,20号之前,江苏的天文爱好者都无缘神九和天宫,可能20号之后会迎来比较好的时机。同时,张旸提醒,看神九从头顶掠过,一定要根据观测指南来,同时,要选择光污染比较少的地方,要在天黑以后2小时以内或是天亮之前2小时以内。但如果天公不作美,下雨、云层太厚,都看不到。

  幕后

  紫金山天文台:紧盯空间碎片

  游离在太空中的各种垃圾,是航天飞行器的潜在敌人。一个10克重的空间碎片所产生的太空撞击能量相当于地面上一辆时速100公里的汽车所产生的撞击能量。为了保证神九安全飞行,紫金山天文台的专家在多个监测点布设,与全国的其它专家配合,完成神九的在轨空间碎片的观测任务。专家说,空间碎片的来源很多,既有完成使命的卫星和运载火箭残骸,也有航天员产生的生活垃圾。比如:航天员在太空行走时遗弃的扳手、手套、摄像机灯等物品。由于太空浩瀚,各种空间碎片多如牛毛,因此空间碎片的监测预警工程显得非常关键。出于对神九的安全保障,必须对飞船轨道中可能交会的所有空间碎片进行观测。

  据了解,这次为了给神九护航,在神九飞天前的一个多月,紫台专家已经对神九轨道上直径10厘米以上的空间碎片进行了全面监控,并选出了数百个可能与飞船轨道交会的10厘米以上的空间碎片。“神九的飞行路线很安全,”专家说,从前期的观测情况来看,神九选择的是一条空间碎片相对较少的飞行线路。

  十四所:“天眼”全程跟踪

  从神一到神八……中国航天的每一步,都有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十四所的雷达参与和见证。而这次神九飞天,同样有十四所的雷达“天眼”紧紧追踪。这些雷达就像是牢牢掌握神九飞行轨迹的“风筝线”,无论神九飞多高,一举一动都能尽在掌握。

  这次神九飞天,十四所参与的依然是测控通信系统部分。专家说,飞船发射后,两种天眼开始跟踪。一种是光学望远镜,另外一种就是雷达。但是光学望远镜有局限性,可见期很短,而且卫星经过上空时,会和大气层产生剧烈的摩擦,信号会被屏蔽掉。“飞船进入太空后,因为太阳光无法照射到,所以光学望远镜根本看不到。”但雷达是利用无线电波段来监测飞船位置的,无论白天还是晚上,都可以工作,而且不受天气的干扰,根本没有盲区。

  专家说,这次还有三位航天员在航天器上,从测控的角度来讲,又增加了一些内容,比如说宇航员在天上的画面,跟地面的通话。除了对飞船实时状态的监控以外,对航天员本身生理参数的监控也非常重要,这些也是通过测控通信系统完成的。在航天器发射后,十四所的雷达“天眼”就要开启跟踪工作。无论是在航天器发射的初始段、动力飞行段、入轨段还是返回段,都要快速搜索、捕获跟踪,好为轨道测算和着陆场提供引导数据。

  解读

  女航天员飞天

  或为太空移民研究做准备

  南航专家解读神九升空——

  女航天员飞天

  或为太空移民研究做准备

  昨天傍晚,当时间进入神舟九号发射倒计时1小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宁校区艺术中心内一片欢腾,这里正在举行的现场直播观看活动引来众多师生瞩目。南航教授闻新在为学生们讲解此次发射的意义时说,中国第一位女航天员随着神九进入太空,可以为航天医学积累数据,监测人类在太空的生理变化,对人类探索未来的生存空间有重要意义,甚至,未来第一个太空宝宝都有可能是中国人。

  手动对接成功率更高

  南航航天学院航天控制系教授闻新曾主持国家921“神舟飞船故障模拟与仿真实验室建设”,并担任国家卫星导航应用系统标准研究制定专项技术总体组专家,活动现场,他受邀为同学们解读此次神九飞天的任务。

  闻新说,神九进入太空后,将与天宫一号对接。“一般来说,手动交会对接的难度比自动交会对接小,成功率更高。因为有人的参与,飞船里不需要再添设诸如雷达这样的装置,如果发现异常,可以及时排除故障。”

  女航天员升空意义重大

  此次神九发射,女宇航员成为关注的焦点,女航天员的选拔标准之一要求已婚已育,这是否意味着太空飞行会影响女性的生育能力呢?

  闻新表示,在我国,对航天员的选拔有两个基本标准,一是已婚,一是要有600小时以上的飞行经历。从目前的国际经验看,女航天员升空不会影响生育能力。

  “世界上第一位飞天的女航天员、苏联的捷列什科娃从太空返回后,5个月之后与一个男航天员结婚,第二年生了个很健康的孩子,另外也有妈妈上天的经历,日本的一位女航天员35岁上天,返回后又生了一个孩子。所以升空对女性的生育能力几乎没有影响。”

  同样在现场讲解的南航专家康国华认为,此次神九和天宫一号的组合体要飞行13天,而研究发现,有女宇航员的参与,飞行乘组的工作效率更高。“女性的耐受性更好,更细心,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闻新认为,飞行乘组中出现女航天员,对于人类探索未来的生存空间有重要意义。“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实现太空旅游和太空移民不会超过50年。如果将来利用太空资源建立太空工厂,就要解决太空生存和生育问题。”他说,如果有一天,人类能冲出太阳系,那么距离地球最近的就是天狼星,而以现在的技术,飞行到天狼星需要400年,在飞行过程中,就要解决人类的繁衍问题,所以女航天员的升空,也可以为航天医学积累数据,监测人类在太空的生理变化,为今后建立太空工厂打下基础。闻新还大胆展望, “我们现在有女航天员升空了,说不定将来第一个太空宝宝就是中国人。” 现代快报记者 金凤

  花絮

  南航女学员也想飞天

  活动现场,身着制服的飞行技术专业的两位女学员看到神九发射成功也很兴奋。“刘洋以前也做过飞行员,我也希望以后能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做一点贡献。”飞行学院大三学生邵木楠大三时从南京农业大学社会学专业考入南航,一心想做飞行员的她,将和其他5位女同学于今年七八月间去美国进行为期一年的实飞训练,她现在最大的心愿是做女机长。

  航天学院大三学生王浩恩出生在一个航天世家,家中父母长辈皆为航天系统工作人员。看到神九发射的壮丽场面,他平静地说,“我们几十秒的欢呼雀跃,其实是几十年的艰辛换来的,航天事业也有风险,需要担当,我也希望以后能投身到这项崇高的事业当中来。”

  现代快报记者 金凤

  □现代快报记者 胡玉梅

分享到: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21)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