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6月18日消息(记者 韦雪)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从神舟九号入轨到昨天(17日)傍晚完成三次变轨,景海鹏、刘旺、刘洋3名航天员在太空顺利度过了第一个24小时。在这24小时当中,三名宇航员的状态怎么样?尤其是女航天员刘洋的情况怎么样?昨天中国之声记者一直在飞控中心采访,基本上见证了三名航天员一天的生活。
总体来讲,在昨天一天的航行过程中,三位航天员的状态良好,生理指标一切正常,包括大家很关心的女航天员刘洋也没有出现明显的不适。在昨天凌晨,三位航天员依次将发射时穿的白色航天员舱内服换成了蓝色工作服。昨天下午将近六点的时候,三位航天员再次同时出现在返回舱内,从画面上也可以看到,三位航天员的面部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浮肿,据记者观察,刘洋和刘旺的浮肿程度比景海鹏明显。
在16日晚上10点左右,三位航天员吃到了在太空上的第一餐。而航天员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顿早饭是在昨天上午十点左右,景海鹏拿着两袋食物出现在了返回舱内。他特意将这两袋食物放到了离摄像机很近的距离。记者观察发现太空食品是银色的包装,其中一个带有吸管的袋子应该是航天员的饮品。
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称,飞船发射之后的三天属于急性适应期,因此并没有给他们安排更多的科学实验和操作题目。不过,三位航天员还是需要负责和地面始终保持联络,对整个航天器的状态尤其是对飞船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这些工作都在返回舱里进行。三位航天员按照从刘旺到景海鹏再到刘洋的顺序采用轮流值班的方式一个人在返回舱值班,其余两个则在轨道舱里休息。
昨天,三位航天员值班的状态也都不一样,据记者观察,昨天下午将近6点的时候刘旺开始了第二轮值班,他看起来比第一轮值班的时候要显得疲惫些,脸上的浮肿也是比较明显。而刘洋在值班过程中一直专注的盯着监视屏幕,翻阅安全手册,时不常也会动一下嘴巴像是在默记动作指令。也许是因为曾经有过在太空上生活的经验,景海鹏在值班的几个小时里显得比较轻,在值班间隙他还特意的把返回舱里那个醒目的"福"字重新固定了一下,时不时也会抬头往轨道舱的方向望一望,应该是在关注两位同伴的状态。记者还注意到了一个细节,即景海鹏的安全手册看起来要比其他两位航天员的稍厚一些,这并非他手册的页码多,而是因为他手册上许多页码都折了角,而且他的安全手册看起来是翻过了很多遍,从这也能看出作为指令长的景海鹏所担负的任务其实还是比较重的。
航天员脸部浮肿是为什么呢?中国航天员训练中心医监医保研究室主任李勇枝昨天接受新闻纵横值班编辑采访时说,航天员初到太空体液要重新分布,向上半身转移有些浮肿是正常的。
李勇枝: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人处于一种失重状态,首先发生改变的就是这个人血管里流体静压消失,血液会向上半身转移,面目浮肿,自己有头胀、面胀的感觉是正常的现象,随着驻留时间延长这种症状会有所减轻。总体来说,面目浮肿在太空中是一个比较凸显的体征。生理适应反应和性别关系不是很大,但是有过飞行经历的人适应的相对要快一些。
神九航天员在太空的工作还是比较繁忙的,这也就对他们身体适应能力的要求更高,航天员要多久才能基本适应太空环境呢?李勇枝主任说,航天员在太空的适应期一般在3-7天。
李勇枝:一般来讲前七天是身体的急性适应期,前庭神经系统、体液电解质系统等变化还是比较明显。中期长期飞行的话,骨盐丢失、肌肉萎缩、免疫功能下降、红细胞质量下降、航天贫血等等,不同的生理系统改变在不同的时期里逐渐趋于稳定。
其实航天员适应太空环境光靠自身的调节是远远不够的,各国都在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上有很多研究,李勇枝主任介绍说,目前中国的相关技术已经很成熟,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
李勇枝:我们肯定要做一系列的防护措施,在前三天空间运动病是高发的,我们都提前做了很好的防护的准备。航天员从出征到空间运动病高发期这一段时间,我们会给他运用一些抗运动药物来进行有效防护。
按照预定计划,神舟九号今天下午将和天宫一号进行交会对接。航天员也将第一次进入在轨运行的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当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