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浦发银行

工信部否认中国政府介入过稀土市场价格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6月20日11:55  中国网络电视台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向记者展示因稀土开采导致环境破坏的照片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向记者展示因稀土开采导致环境破坏的照片

  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2年6月20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介绍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等方面的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美联社记者:

  我的问题是关于稀土贸易和世贸组织案件的。我们知道,因为中国出于对环境保护的原因执行了一些出口配额和管理的措施,国外稀土价格远远高于中国国内稀土价格,而像铁矿石这样的资源,在中国国内和国外是一样的,是不是可以说中国对稀土实施的各项管理提升了国外稀土的价格?另外关于世贸组织的这一稀土案件,中国一直称对稀土贸易和出口实行相关的管理措施是为了保护环境和资源,中国政府为什么不直接去管理国内的矿业来保护环境?

  苏波:

  提到的这两个问题,前面有一部分已经做了解释。关于稀土的价格问题,稀土价格国内国外有差距,我也非常关心。这个问题我问过一些稀土企业的企业家和董事长,一个是品质上的差距形成价格上的差距。我到厦钨去调研,看到厦钨完全采用日本的设备生产稀土,这个公司的董事长告诉我,同样的产品,同我们国内其他企业采用国产设备生产的质量不同,所以它的价格是我们国内同类产品价格的3倍。就像一件衣服可以是一万块钱,也可以是一千块钱,重在它的品质、质量。因为此前我已经非常关注国外的朋友们对我们稀土国内国外价格价差的疑虑,我本人作为主管部门的负责人,也非常关心这个问题,我也需要寻求这个答案,因为我们政府从来没有介入过市场的价格。

  另外一个因素,可能跟我们海关的进出口规则有关,因为海关征收海关税的时候,要在双方合同的基础上,考虑运输和保险的一些费用,来确定征税额。海关的做法也是有国际规则的,根据《海关法》和《进出口关税条例》,适用《对外贸易法》和《货物进出口管理条例》,完全是国际惯例。对于去年稀土的价格上涨以后,出口配额都没有用完,国内和国际的稀土价格有差异,更难说是政府有关部门插手市场规则造成的。因为稀土作为一种国际化产品,完全是供需双方通过共同协商来确定的。因为价格过高的话,企业完全可以不购买,或者是价格机制会促使稀土的其他资源国尽快地开发它的稀土资源,以获取高额利润。

  至少我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部门的领导,我们从来没有下发过或者口头指令过任何一个企业对它的稀土销售价格采取什么措施。

  至于您提到的第二个问题,说中国政府加强稀土行业的管理,就是为了保护资源、保护环境,那中国政府应该加强对国内企业的管理,以保护资源和保护环境。这个提问作为建议我倒是非常乐意接受的。因为我们这几年的行业严格管理,就是要实现上述目标,而不是以这个作为借口去提高价格,去获取国际上的政治或者经济利益。我非常理解国外的朋友们在稀土价格高启的情况下产生的忧虑,但我也不太认同国外的一些朋友们说中国的稀土行业管理、治理环境污染是一种借口。因为我去年在和欧盟工业总司的先生们对话时,有一位朋友当着我的面说,中国治理环境污染问题只是借口。但是从中国政府的内心和最重要的任务来说,关心老百姓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是政府最主要的职责。没有一个国家的政府在环境遭到重大污染、资源遭到重大破坏的情况下不计后果,仍然不断地开发一种产品。

  我本来不想再展示我带来的几张照片,因为这是一封群众来信寄给我的,矿山开采所造成的严重的污染触目惊心,请大家看。而且这些污染有些是可治的,有些是不可治的,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的老百姓,他的健康和生命有何保障?这些大量的矿渣、大量的泥石流、大量的滑坡、大量的污染物污染了老百姓的饮水,仅在这样一个县里,就有十几平方公里,有几万吨的矿渣,有4.5万人喝不上干净的水。我在某种程度上理解了国外的先生们的聪明所在,因为他们把污染环境的这些矿都关了,但是中国承担了向世界90%的供应量,在严重地污染自己的环境。这个问题也是对我们政府的一种考验。如果说真正为了经济利益,我宁可把这些矿关掉,因为它在中国的经济里面是九牛之一毛。在中国的老百姓心里,我们这么多年大量地供应各国的稀土需求,他们首先感觉到自己应该得到回报、得到感谢,所以我们治理环境污染是政府的责任,是真诚的,是完全符合实际的,而不是虚假的,更不是一种借口。所以我们会按照这位先生的建议,更加努力地做好工作,加强稀土行业的环境整治和资源的保护。谢谢。

分享到:

 

更多关于 中国政府 稀土价格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