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薇 田兆运 谢波
截至21日17时7分,3名中国航天员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中已驻留整整3天。3日“天宫”生活,航天员实现了任务中的多个“第一次”,留下了一个个难忘的瞬间。
第一次双向视频通话
【镜头】“神舟九号,我是北京,下面进行双向视频通话试验……请手持摄像机开始拍摄。”19日18时50分,地面与航天员双向视频通话试验正在北京飞控中心大厅进行。
“神舟九号报告,飞行乘组在天宫生活得非常好,工作很顺利。请大家放心。”同时,北京飞控中心大屏幕上清晰显现着航天员乘组集体挥手的画面。
【解读】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天地通信系统负责人贾文军:双向可视通话,是这次天地通信系统最大的亮点,是从无到有的一个突破。另一个突破是实现了“多舱通话”。不论航天员是在实验舱还是在返回舱、轨道舱,都可以在同一时间分别实现与地面的沟通对话。
第一次蹬起“太空自行车”
【镜头】20日中午,刘洋换下蓝色工作服,穿上了天蓝色的短袖运动服、深蓝色短裤,看起来特别清爽、利落。
在刘旺和景海鹏的帮助下,刘洋蹬起了“太空自行车”——这是特意为航天员锻炼所准备的自行车功量计。骑车过程中,刘洋一直保持着匀速运动,偶尔把头转向摄像头方向,对着镜头挥手致意。
这是我国航天员首次在太空使用自行车功量计。
【解读】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副总设计师李莹辉:“太空自行车”可以使航天员展开自主锻炼,对抗太空微重力环境对健康产生的影响。
女航天员第一次值夜班
【镜头】20日22时,刘洋做好准备,开始了“天宫”生活的第一次夜班。
一个人的大夜班并不孤独,北京飞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密切关注着刘洋的一举一动,时刻准备着为她提供地面支持。
21日一早,景海鹏和刘旺早早起床接替战友。几个小时的休息后,从睡梦中醒来的刘洋用毛巾仔细地擦了脸和头发,开始了“天宫”生活的新一天。
据航天员系统副总指挥邓一兵介绍,3名航天员从18日23时开始执行天地同步作息制度,每天8时至20时为工作时间,安排交接班,一日三餐,轮流值班。每天工作约8小时、睡眠约8小时、生活照料约6小时、个人休闲等约2小时。
【解读】航天员系统总体室主任刘伟波:天宫一号每一个半小时就绕地球飞行一圈,航天员每90分钟就经历一昼夜。在昼夜更替频繁的太空按天地同步原则安排任务,白天工作,夜晚以休息为主,有助于航天员保持健康。
(据新华社北京6月21日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