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浦发银行

首次手控交会对接成功背后细节披露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6月24日19:14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6月24日电(记者王玉山、白瑞雪、田兆运)“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我国首次手控交会对接24日中午成功完成后,航天员系统总体室主任刘伟波向记者分析了这次任务成功的原因,讲述了背后不为人知的细节。

  “对接得很漂亮,精度很高,对接时间也很快,不到7分钟,而自动对接时大概用了10分钟左右。节省的这3分多钟,就是人脑和电脑相比,人所具有的固有优势。”刘伟波说。

  据刘伟波介绍,以往的自动交会对接过程中曾出现光干扰问题,对交会对接进程造成了一定影响。

  “这次手控交会对接,航天员用调光键手动调光,避免了光饱和。这就是手控的好处,航天员能够充分感知环境的变化,主动预防问题,随时操作临时想到的措施,这些都是只能执行程序的机器所不具备的。”刘伟波说。

  除此之外,刘伟波认为这次手控交会对接有两个特点:一是在驾驶过程中,靶标始终在中心值附近,偏差非常少。第二,这次交会对接神舟九号飞船是倒飞状态,这种情况下,撤退和前进过程中,轨迹与正飞正好相反,对航天员而言,必须要适应这种控制方向不一样的情况。

  刘伟波认为,中国首次手控交会对接成功的背后,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

  一是“驾驶员”刘旺操作水平高,心理素质好。“在万众瞩目下,刘旺一点不怯场。我们作了比对,这次操作的对接精度、时间以及偏差,和他地面训练成绩差不多。”刘伟波说,“手控交会对接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太空穿针’,对航天员眼手协调性、操作精细性和心理稳定性要求极高。针对这个动作,航天员在地面模拟训练了1500多次。”

  二是3名航天员配合默契。“模拟训练可以经过充分协商和考虑,发挥每个人的长处。但在太空中更细致的方面,比如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主要靠3个人磨合之后的心领神会。”刘伟波说,“在刘旺执行交会对接的同时,景海鹏要及时发送各种指令,还要调光。刘洋也起到很大作用。从天宫一号撤离开始,两人在神舟九号轨道舱忙碌的时候,是刘洋负责传递指令;交会对接的时候,刘洋一直拿着正常飞行手册、交会对接手册、故障处置手册、飞船操作指南4本一寸多厚的飞行手册,万一遇到故障,她负责提示。”

  三是国产对接机构可靠性高。“飞船与天宫一号上的对接机构,是中国目前为止最复杂的空间机构。‘驾驶’技能体现了人的自主能动性,但交会对接的基础是产品的可靠性。从产品角度来讲,这是第4次对接,飞船和目标飞行器的对接机构,可谓完美无缺。”刘伟波说。

  “航天员们表现都很完美,特别是二度飞天的景海鹏,从开始撤离天空一号那一刻起,他一直留守到关舱门的最后一刻,离开天宫一号之前,还不忘记把天宫一号内的东西都收拾好,甚至连蒙帆布、地板粘扣这样的细节都不忘记。在天宫一号里面生活了几天,他们对‘家’都有了感情。”刘伟波说。

分享到:

 

相关专题 神九发射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