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浦发银行

神九航天员返回时仍采用空中搜救模式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6月25日15:22  南方都市报

  南都讯 记者王殿学 实习生 徐卓 在昨天下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工程发言人武平透露,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目前总经费约为390亿元人民币。此外,她表示,航天员刘旺昨日驾驶神九成功对接天宫一号,说明中国全面掌握了空间交会对接技术,而突破和掌握交会对接技术对实现我国载人航天发展的第二步阶段目标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神十发射时间尚未确定

  武平说,交会对接是载人航天的三大基本技术之一,掌握这项技术是建设空间站的前提条件。自动交会对接和手控交会对接是当前主要采用的两大交会对接的主要手段,互补使用可以有效地提高交会对接的成功率。去年神舟八号任务,中国就已经突破了自动交会对接技术,这次先进行自动交会对接,也是对这一技术的进一步验证,而昨天成功实施了手控交会对接,意味着中国全面掌握了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突破和掌握交会对接技术对实现我国载人航天发展的第二步阶段目标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也为我们后续空间站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武平说。

  对于神舟十号何时发射,武平说,为了更加全面地掌握交会对接技术,中国规划了神舟八号、神舟九号和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中国后续还有神舟十号的载人交会对接。但是神舟十号具体任务的安排和实施时间,要等到这次神舟九号任务完成以后进行全面总结,以及对天宫一号进行全面评估以后才能最终确定。

  “刘洋整体表现非常优秀”

  对于女航天员刘洋在空中的表现,武平介绍,刘洋是中国第一个执行太空飞行任务的女航天员,从这8天来看,刘洋的整体表现非常优秀。她说,在这次任务中,刘洋在很短的时间内就适应了太空的失重环境,她现在的精神状态非常好,身体健康,各项生理指标也完全正常。刘洋心理稳定,操作很细致,与景海鹏和刘旺配合默契。特别是以刘洋为主负责有关的空间科学实验工作进展非常顺利,取得了大量的宝贵科学实验数据。

  她表示,针对女航天员的太空飞行在起居生活、工作安排方面都有一些特殊的考虑。比如说,专门配备了女航天员的一些专用的产品,包括卫生用品、清洁用品等。另外在空间的布置上也考虑到女航天员的一些隐私需求。

  “至于这些是不是让刘洋非常满意,我想要等刘洋返回地面以后,由她来向大家做出说明。”武平说。

  武平昨日还透露,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目前总经费约为390亿元人民币。她说,我们从1992年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在完成第一步任务,也就是完成神舟六号任务以后,经费一共花了200亿元人民币。我们全部完成交会对接任务,也就是到明年完成神舟十号的任务,从预算上来讲,应该也是不到200亿人民币,约190亿元人民币左右。

  返回时仍采用空中搜救模式

  武平说,按事先的计划安排,航天员还会在天宫一号再生活三到四天,然后进行飞船与天宫一号手控分离,在分离以后一天之内航天员将返回地面。

  她介绍,载人航天在发射上升段和返回段是风险性都比较高的两个时段。在返回段,为确保航天员的安全,我们也做了充分准备。在飞船方面,经过八次飞行试验的验证,应该说技术还是很成熟的。首先在设计上为确保航天员的安全,我们在一些关键的产品上都考虑了冗余和备份。比如说,降落伞、还有分离,包括缓冲方面都考虑了备份的措施。同时针对它的重要性,比如说降落伞包好之后装在伞舱里,就没法再测试了。针对这样的产品,除了在生产、组装过程中都实行了更加严格的控制外,我们在这次任务之前,还对飞船回收着陆系统的方案、产品质量、测试试验的情况进行了再一次的复核和确认。

  另一方面,我们在着陆场系统方面也做了进一步的加强。这次任务仍然采用空中搜救航天员、地面处置返回舱的工作模式,也就是说,直升机在空中发现返回舱以后,第一时间把航天员护送到有医疗设备、医疗条件、医疗保障的安全的地方。

  刘旺驾神九成功对接天宫

  据新华社电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24日实现新突破,神舟九号航天员成功驾驶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对接,这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完整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这一操作是由在地面进行了1500多次模拟训练的43岁航天员刘旺实施的。12时38分,他开始手动控制飞船的姿态、速度和方向,使神舟九号从140米外向天宫一号缓缓接近。

  对接是在阳照区进行的。北京飞控中心的实时画面中,神舟九号散发着金属色光芒,以倒飞姿态靠拢天宫。

  在距地球343千米处实施这个类似“倒车入库”的动作,相当于“太空穿针”,要求航天员具备极好的眼手协调性、操作精细性和心理稳定性。

  记者从回传到北京飞控中心的视频上看到,返回舱中间座椅上的刘旺握住分别位于身体两侧的平移和姿态手柄,包裹在白色手套里的指头上下左右灵活拨动,从容而自信地操纵神舟九号缓缓靠近天宫一号。景海鹏、刘洋全神贯注监视面前的仪表参数和对接靶标。

  12时48分,对接机构成功接触。12时55分,一个多小时前刚刚分开的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实现刚性连接,再次形成组合体,中国首次手控空间交会对接试验成功。

  至此,在美国、俄罗斯成功进行空间交会对接试验40多年之后,中国完整掌握了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具备了以不同对接方式向在轨航天器进行人员输送和物资补给的能力。

  作为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在2011年11月与神舟八号的第一次对接,突破了自动交会对接技术。神舟九号升空40多个小时后与天宫一号首次对接,再次验证了自动交会对接技术。

  “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是交会对接的两种手段,互为备份,缺一不可。”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启动20年以来,先后完整掌握了天地往返、出舱活动和交会对接三大基本技术,拥有了建设空间站的基本能力。(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3位航天员手拉手高举过头顶,向地面致意。他们将再次进入天宫一号开展空间科学实验。

  根据计划,4天后的飞船撤离同样以航天员手控方式进行。到29日返回时,景海鹏、刘旺、刘洋在完成神舟九号飞行使命的同时,还将创造中国载人航天史上飞行时间最长的纪录。

分享到: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10)

 

相关专题 神九发射

更多关于 神舟九号 景海鹏 刘旺 刘洋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