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浦发银行

职业教育探寻理论技能平衡促进学生就业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6月29日14:09  中国教育报
在6月26日下午的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竞赛中,选手全神贯注地进行比赛。本报记者 樊世刚 摄 在6月26日下午的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竞赛中,选手全神贯注地进行比赛。本报记者 樊世刚 摄

  编者按 由教育部联合天津市人民政府等23个部门、组织共同举办的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已拉开帷幕。本报从今天开始推出特刊,聚焦天津主赛场,报道那些牵动人心的故事,敬请读者关注。

  一边是培养输出人才的职业院校,一边是求贤若渴的用人企业——

  ■本报记者 刘琴

  对于果农来说,精心栽培的瓜果能否卖出个好价钱,最让人牵肠挂肚。对于职业院校来讲,苦心培养的学生怎么才能好就业、就好业,也最值得琢磨和研究。瓜果受不受欢迎,要问市场行情;学生好不好就业,则要看企业态度。如此一来,“就业”就成了校企之间一个不得不说,而又常说常新的话题。

  学历这道门槛应该怎么迈

  单看中职组“建筑设备安装与调控”这个赛项名称,也许人们很难明白所指为何,但要说起“给排水”,那大家就会恍然大悟——这个专业可是和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谁家的厨房、卫生间都离不了它。这个专业人才需求量那么大,学生一定好就业!

  事实上怎样呢?“给排水专业是个跨领域专业,属于建筑业和市政业的交叉领域,尤其随着建筑综合化发展,这个专业的人才需求量的确很大。”技能大赛给排水专家组组长、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市政工程技术学院院长边喜龙说。

  尽管“水行业”需求旺盛,可对于职业院校毕业生来说,这个行业的进入门槛还真不那么好迈。“近几年国家重视污水防治,县一级都要建立污水处理厂,很需要从事操作和管理的给排水专业毕业生。可由于这些单位都是财政拨款单位,进人对学历有要求,中职、高职毕业生想进去很难。”边喜龙道出个中缘由。

  职校生进不去,本科生不愿进,学历真成了一道无形的坎?“也许一些事业单位比较看重学历,但大多数企业在招聘时,还是以学生的能力为重。”技能大赛中职组工程测绘赛项裁判长、江苏省测绘资料档案馆高级工程师唐根林说。

  20多年前,唐根林就是一名中专毕业生。刚开始他在工地上干活,随着经验阅历的增长,才逐渐走上了管理岗位,而在职业院校所学的技术一直是他的立身之本。

  “只要把基本功打好,学历高低不是问题,很多学测量的职业院校毕业生工作几年就成了项目经理。”唐根林认为,用人体制方面确实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但职业院校学生也要转变观念,不要沉浸在进了国企、央企就捧上铁饭碗的传统观念里。

  理论和技能怎样平衡才好

  在技能大赛的现场,大家最想看到的莫过于学生炉火纯青的实战操作,可是比赛还设有笔试环节,有些人对此有些不解:职业教育不就该注重技能吗?笔试是不是重新回到了按普通教育规律办职业教育的老路?

  笔试到底是进步还是落后,还真不能简单地下结论。工程测量赛项今年就增加了理论考试的新环节。“2009年、2010年举行过两届工程测量比赛,那些选手们现在已经走上了社会,他们的动手能力很强,可跟踪下来看,他们的理论功底却差了一些。”唐根林说,今年大赛专门增加了理论考试,就是为了促进教学中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测量的精度要求很高,学生必须把动手和理论结合起来,遇到问题才会分析。”唐根林说,如果小区测量错误可能造成倒灌水,而造桥放样时一个桥墩子测错了,就是成百上千万元的损失。

  不仅工程测量如此,给排水比赛今年也加强了对知识点的考核。“我们特意增加了对施工最后一道工序的考查,要求做水压实验,学生必须掌握相关理论和知识要求,才能通过这一道考验。”边喜龙说。

  职业院校学生到底该重理论还是重技能?边喜龙认为,以水行业为例,普通高校培养的是设计、研究人才,而高职是培养施工型、应用技术型人才,既要懂技术也要懂管理,中职则应培养技工、技师。“尽管不同水平层次的人才主攻的方向有所区别,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都需要理论和技能相结合。只有两者达到一个平衡,才能不断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深化理论,促使个人综合能力得到持续提高。”

  职业生涯有多大提升空间

  常言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就业不是一锤子买卖,即使经过职业院校的精心培养,顺利找到了工作,但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又该如何自我定位、图谋长远呢?

  “我们公司在招人时对本科生和高职生一视同仁,只要能力过关,就可以得到一席之地。但我发现,工作几年之后,高职学生容易碰到‘职业瓶颈’。”上海真元汽车设计有限公司工程师陈磊担任高职组产品造型设计与快速成型赛项的裁判,在多年公司经历中,一些高职生的“自我设限”让他感到深深的困惑。

  陈磊说,跟本科生相比,高职毕业生动手能力比较好,心态也更稳定,在公司成长得也比较快。可当公司发现他有潜力,想要重点培养时,高职生自己却没有进一步提升的动力,安于现状,缺乏继续学习提高的积极性。

  企业希望与个人定位出现了矛盾和偏差,怎么办?“职业发展是没有上限的,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技能底子好,只要坚持在本专业发展,一般前景都不错。”边喜龙说,举行技能大赛,就是为职业院校提供一个与行业企业相互交流的平台,以赛促练,以赛促教。“学校了解了企业的所思所想,在教学中就能够有的放矢,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社会提供满足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

分享到: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09)

 

更多关于 教育 比赛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