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麦小迈
7月中旬左右,2000吨产自上海的废弃食用油就将开始它们的“飞天之旅”,在通过报关等手续后,这些油将被荷兰航空的技术人员加工成航空生物煤油,供飞机使用。如果一切顺利,荷兰每年可能从中国采购12万吨废弃食用油。
应该说,我国近年对违法收购、加工、销售、使用废弃食用油的打击力度可谓大大加强,成果不可谓不显著,地沟油大案被接连破获。但是,要真正彻底地杜绝和消除废弃食用油危害,必须解决废弃食用油的去向问题,尽快建立利国利民的餐厨废油回收处理利用产业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斩断地沟油回流餐桌的利益链。道理很简单,将地沟油导向变废为宝,打击非法地沟油就少了阻力,事半功倍;变废为宝的途径不解决,地沟油非法产业链的牟利冲动就必然增加打击非法地沟油的工作阻力,导致事倍功半。只有疏堵结合,才能彻底解决地沟油问题。
怎么做?放眼世界有诸多现成的经验可资借鉴。比如美国,废油统一由取得合法资质的食用废油回收公司进行回收。而餐馆如果私自将废油卖给其他机构或个人,一经发现,即刻停业。英国在大部分住宅集中区设置废油收集桶回收家庭废油。餐饮行业的废油则倒入政府免费发放的容器中,再由政府认可的公司负责收集。加拿大政府颁发了《可再生燃料法》,要求汽油当中必须包含5%的可再生能源成分,柴油以及取暖油气里要包含2%的可再生能源成分。用法律促进和保证废弃食用油的回收加工。而且废弃食用油禁止直接倾倒排放,把废油冲进下水道是违法的。德国呢,每一桶泔水油,从产生、回收到利用都严格记录在案,详细规定了泔水由哪家企业回收、何时回收、回收后由谁加工等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很快就能查明。日本采取的方法是专业公司回收,高价卖给政府。为防止地沟油再次流入食品行业,会在第一时间向回收的地沟油中加入一定比例不可食用的蓖麻油。而且日本政府用免税政策鼓励生物燃料的使用。
这里面至少有三个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经验。一个是各环节监管,一个是开发利用途径,一个是如何鼓励变废为宝产业化。加强各个环节的监管,才能保证废油不流向非法途径,不流向餐桌;拓展变废为宝的途径,更是斩断非法产业链的前提,这两点都毋庸讳言。这里需要着重指出的是第三点,就是如何鼓励、刺激和保证废弃食用油的加工使用。要知道,废弃食用油如何变废为宝现在已经开发了很多途径,但是加工成本一直居高不下。比如荷兰,用废弃食用油加工的航空用油是传统油成本的三倍,所以让地沟油变废为宝,这里就存在一个市场外部性问题,亦即因为成本高,相关企业自然缺乏回收加工地沟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不论是为了保证食品安全还是为了环境安全,地沟油变废为宝又是一个必须完成的使命,如何解决这个市场外部性问题,加拿大立法规定可再生能源的含量和日本通过免税鼓励再生能源的使用,都是非常具有启发性的经验。
荷兰到中国收废油,因为本国原料不足,所以退一万步说,从荷兰开始,让这些国家已经相当成熟的餐厨废油回收处理利用产业,成为我们的废弃食用油的现成处理渠道,未尝不是一个立竿见影的好办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