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原因,即便不是造成城市内涝的主因,至少也加重了水涝的程度以及灾害后果。大雨大涝,小雨小涝,不该涝的也涝,这样的情况,实际上是城市管理上的缺失。那些不为人重视的小涝背后的隐患,常常是大涝或加剧大涝损失的祸根之一。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的车伍教授
7月21日,北京一场61年来的最大降水,再一次将城市内涝问题提到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61年来最大降水成为造成此次内涝灾情的重要原因,但另一方面,包括北京在内的一些大城市几乎逢雨必涝,深层次原因是什么?下雨前,北京市防汛办表示,城区90座下凹式立交桥已建立“一桥一预案”,排水、交通、电力等部门,根据桥体的规模、道路结构,制定个性化方案,力保暴雨中立交桥排水通畅,不积水。雨中,公安、交通、排水等部门也可以说是全员上岗,但为什么还会出现这么多积水点?
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教授李海燕等,对北京城区雨水排水管道内沉积物的沉积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北京市近80%的雨水排水管道内有沉积物,50%的雨水排水管道内沉积物的厚度占管道直径的10%-50%,个别管道内沉积物的厚度占管道直径的65%以上”。
城市排水管道的老化、堵塞以及过水能力不足,确实是造成国内各大中城市遭遇暴雨时,内涝成灾的主要原因之一,但这并不是全部。不妨先回顾一下北京本次特大暴雨造成城市短时间瘫痪的过程。
全城出现43处桥下积水点
从7月21日上午10点开始,北京市所辖区域自西向东陆续出现强降雨,整个降雨过程一直持续到22日清晨6时。这次号称北京自1951年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观测到的最强降雨过程,持续时间之长、影响范围之广、降雨的强度之大都堪称罕见。
罕见的大暴雨带来了罕见的城市洪涝灾害。在降雨最集中的21日晚17时到20时,北京市形成了多处城市内涝点。仅21日12时至19时,北京市119指挥中心就接到抢险救援和社会救助警情254起。而在降雨比较集中的石景山区,则出现了严重的道路积水,据参与抢险的消防战士当时介绍,石景山区北新安村等几个村庄,道路积水超过50厘米,积水最深处达2米,一些居民家中的积水已达到1.2米左右。
除了道路积水严重以外,在北京市主城区也出现了多个内涝点,其中尤以部分立交桥下为最。比如广渠门立交桥下的积水,造成了一位私家车主的不幸罹难。据北京市市委书记、市长郭金龙昨日介绍,本次强降雨过程,一共使北京核心城区在最高的时候,出现了43处的桥下积水和堵点,山区出现泥石流。
而暴雨造成的实际影响,远不止统计数字这么简单。在昨日凌晨的微博上,绝大多数内容都是与北京暴雨造成的城市灾害有关,比如央视主持人张泉灵所住小区的地下车库直接变成了“地下水库”,比如被内涝阻隔的市民,回不了家、吃不到饭、找不到地方住,又比如被延误在首都机场的数万乘客无处可归……
这一切在昨日都消失得干干净净。昨晚,晴好了一整天的北京市,除了在部分严重积水路段,还看得到暴雨影响的痕迹,部分被水淹的地下车库仍有积水以外,一场61年罕见的暴雨和城市内涝,竟似消弭无形,只有经历过的人们,还在讨论“昨晚回家回得多辛苦”。
内涝不断拷问城市管理
内涝随着暴雨的结束而消失,但内涝的影响未因此停止。实际上,这也不是北京首次遭遇严重的城市内涝,早在2005年7月23日,北京市就遭遇过一次因为暴雨造成的严重的城市内涝和交通拥堵,这也是北京市近年来,较早被关注的一次城市内涝现象。此后,几乎每到汛期,北京总有“机会”经历那么一次。
但这些“经历”并未使北京城市的整体防洪能力提升,即便2008年奥运会,也仅是对工体等重点地段的排水系统进行了改造。关于迅速现代化的中国城市缘何在暴雨时出现严重的内涝,论者也早有比较全面的论述。比如,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戴慎志教授,就将其归纳为6个方面的原因。
这6个原因分别是:⑴暴雨强度过大,远超过城市的防涝标准;⑵城市建设所致的渗水地面大幅度减少,雨水径流系数发展重大变化;⑶城市内部和外围河流水系淤塞、断堵、所滞纳水面积和容量不足、流速不快、流量不畅;⑷城市现有排水设施和管网容量不足、运营效率低;⑸城市缺乏科学、合理的雨水储存、利用的空间、设施和措施;⑹城市缺乏统筹协调、严密有效的防洪抗涝应急机制。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的车伍教授,则直接将其归纳为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方面。车伍认为,像7月21日这样的强降雨,是难以避免的自然灾害,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会存在。而且,无论发生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会造成一定的灾害。
但这并意味着“天灾”就是绝佳的借口。车伍认为,人为原因,即便不是造成城市内涝的主因,至少也加重了水涝的程度以及灾害后果。“大雨大涝,小雨小涝,不该涝的也涝”,车伍说,这样的情况,实际上是城市管理上的缺失,“那些不为人重视的小涝背后的隐患,常常是大涝或加剧大涝损失的祸根之一”。
而解决这些“小涝”背后的问题,也不是简单地提升排水道管网标准,或通过“大工程”、“大手笔”来完成,从政府到民间对此均有责任,“必须从每一个细节着手”,比如完善的管理机制、严格的法律法规和广泛的宣传教育来保障。“否则,再高标准的排水管道也可能形同虚设”。
本版采写:南都记者谭万能 实习生阮洋
读图
早有暴雨预报应对未能跟上
这场大雨带来的灾难也许是可以避免的。气象台不仅早早地做出了暴雨预报,其实在短时临近预报方面,也做出了相当精确的预报,但这些预报结果,并未能成为及时指导避险救灾的另一场“及时雨”。虽然暴雨预报的等级最终上升为了北京市自2005年启动暴雨预警以来的首个橙色预警。
实际上,在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的实时天气雷达图上,我们是能够看清楚暴雨发生的端倪和过程的。
这一组以每十分钟更新一次的雷达拼图,大多数都源自于一种叫做“多普勒天气雷达”监测到的回波反射率。这种以dBZ为单位的反射率数值,越大则意味着发生短时强对流天气的可能性越大。实际情况也正是如此,实况回看发现,21日中午12-13时,北京市西部、西南部已经出现了较强雷达回波(30-40dbz),而当时门头沟、房山、石景山一带一小时降雨30-45毫米,已经超过短时暴雨量级。
随后,雷达回波数字开始进一步上升,并由北京市西南逐渐向东北方向移动,进一步影响到北京市大多数区域。21日14-15时,强降雨已经造成首都机场航班大面积延误,西六环门头沟管界白桩子桥、西四环定慧桥、北苑路和慧忠路交叉路口、模式口路高井路口等多个路口和立交桥下积水,多条路段交通拥堵。
下午4点开始,北京市大部分地区开始被显示为红色的强回波区(45-50dB z)笼罩,房山、霞云岭一小时降雨67毫米,超过短时暴雨量级。这一带状的强回波区一直在北京地区盘旋了4个多小时,才逐渐由之前的东北方向转向东南,影响天津等地区。
从21日中午12点开始,到强降雨过程结束,中国气象局连续发布了9次基于雷达回波数据的预报,但这些预报结果并未取得预想的结果,21日晚10点后,北京仍是雨一直下。
关于暴雨出现的原因,则仍未有明确的分析,而据北京市气象局对该市2005年7月23日的那场暴雨过程的分析,则认为北京夏天出现强对流天气主要与“中低层辐合、水汽输送条件、中高层是否有冷空气向低层侵入、是否存在地形对降水的增幅作用”等因素有关。
观点
“现代雨洪管理系统体系”建立至少还需10年
针对城市内涝现象,2011年11月23日至24日,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联合《给水排水》杂志社共同举办了“城市排涝与雨洪利用技术研讨会”,在这次研讨会上,专家们认为中国现有的城市排涝状况不容乐观,建成城市“现代雨洪管理系统体系”至少还要10-20年。
在这次研讨会上,专家们从设计理念、城市管理、管网施工等多个角度对解决内涝问题进行了探讨。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总工程师李艺认为,城市的排涝不能单纯依靠城市排水系统来保障现代城市内涝安全,必须做到“防水、排水、排涝”三者的结合。
不过,由于我国的雨洪管理仍很大程度上停留在“泄洪”的层面,对强降水的利用只在少数城市有实践。车伍在会议上,结合其参与“第12届城市排水国际会议”的体会,认为,我国城市排水及雨洪控制利用将得到快速发展,但我国城市“现代雨洪管理体系”的建立要寄希望于未来10-20年。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杨保军则认为,国内雨洪管理仅仅停留在单纯的“排”上,需要逐步转变为“渗、滞、蓄、用、排”,用生态文明观替代工业文明观。另外可通过推广透水铺装、绿地渗蓄、雨水调节池等雨洪利用措施,控制雨水径流量,积极进行初期雨水治理,控制面源污染,保护河湖水环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