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祁梦竹 通讯员 祁月
手、脚,泡得发白、发胀,但他依旧趟着水入户抢险;社区里,最深的积水已有2米,他就游在水中,为居民推皮划艇;电线断了,随时有触电的危险,他却毅然冲进屋里救人……雨中,居民视他为身边的“守护神”。21日晚,石景山区古城街道南北岔社区,900多户居民家中进水,却没有出现一起伤亡事故,200多人平安转移。
他叫陈永强,36岁,是南北岔社区的居委会主任。
这片地区,在21日中午12时左右开始出现降雨。社区干部们都是一大早就已进入岗位,随时准备抢险。8名社区干部中,他是唯一的男性,所以出外巡视和应急抢险的事情,他都揽在了自己身上。
雨来得快,水积得更快。
下午2时,社区里的积水已经没过了脚腕子,陈永强和他的同事们,自此开始了长达10余个小时的“涉水工作”,入户、抢险、转移。
晚上9时,社区里有的区域积水已经超过了1.5米。陈永强不断接到求援电话,“估计至少有900余户居民家中进水,干部必须全部入户,帮助居民避险、转移。”
陈永强的任务多,作为居委会主任,他得协助赶来的市政、消防、公安等部门维持秩序,疏导交通,还要到居民家中帮忙掏水、转移人员,整个晚上,他几乎都泡在水里,身上的雨衣成了游泳衣,短袖T恤贴在身上凉凉的。因为怕失去联系,他将手机放进塑料袋,再固定在肩膀上。
“永强啊,我这都进水了,儿子不在,我也看不清楚,咋办啊?”10时15分,他刚从一户居民家中掏完水,就接到了家住15排3号、70多岁的曹永兰老人的电话。
“我马上过去!”陈永强立马拐进了胡同。积水已经没过了他的胸口,因为一下午都泡在水里,他的脚已经胀得厉害,脚下又都是泥,他要不断地左右摇摆身体,弓着腿,才能用上力气,一步一步地往里面“滑着走”。
终于走到了。幸好,老人所在的位置积水并不深,只没过了小腿,但是煤气罐已经浮在了水面上,锅碗瓢盆到处漂。
陈永强把老人搀扶到床上,将煤气罐放到安全的地方,还给老人倒了杯热水暖身子。
此时,电话又响了:“陈主任,我们刚得知,51号院一个小厨房塌了。”
“人有没有事儿啊?我去,那地方我熟。”陈永强已在大雨中忙活了10多个小时,但他又马上往小区的入口赶去,接上消防官兵和公安干警,一起往居民家中赶。
考虑到要转移人员,他们带上了一只皮划艇。两名消防官兵在前面拉,陈永强和公安干警在后面推,大家一起往前游,那里的水深已经超过了2米。
水中,几个人迅速赶到居民的家,坍塌的小厨房就在眼前,被水没去了一大半,只露出了大半个房顶。
陈永强大声喊:“小星辰,你们在里面吗?”听到星辰和她妈妈呼唤的声音,陈永强这才放心,赶快问了他们的情况,确定了只有母女二人,无人受伤。
可眼前的情况十分危险,坍塌的小厨房外,电线被甩在了水里,但是电源却被压在了倒塌的房屋下面,随时有漏电的危险。母女俩被挡在了后面,不越过倒塌的房屋,俩人就不可能出来。
情况危急,陈永强毫不犹豫地和消防官兵翻上厨房的残骸,往屋里去救人,经过大家的努力,母女俩被背出了屋外。
但是,小星辰的腿前阵子摔骨折了,打着石膏不能动,更不能进水,原本计划用皮划艇将她们送到居委会的方案行不通了。
“没事儿,咱们社区是大家庭,安顿不到外面,在里面找地儿安顿也成。”说着,陈永强赶紧到院外,敲开了邻居周大爷家的大门,说明了情况后,将母女俩安顿在了那里,才又和官兵们一起往回赶。
“主任,南岔水箅子好像堵了。”
“北岔一小伙子说他们家那边水电都断了。”
塑料袋里的电话一直在响,陈永强随着居民的呼唤不断地东奔西走。
整整一夜,忙碌。
当回到办公室,屁股坐在椅子上的时候,天已经大亮了,积水也已经开始慢慢退去,陈永强掏出了手机,上面的屏幕里蒙了一层薄薄的水雾,他往家里打了电话,询问家人是否平安。
一夜鏖战,社区里虽然大部分居民家都进了水,转移走了200多人,但是却没有发生一起伤亡事故,陈永强的脸上一直挂着笑容,他还把这个喜讯向妻子显摆了一番,“一点不累,精神着呢。”
|
|